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项目 > 

竹山县农业项目汇总


发布时间:2021-07-20

竹山县农业项目汇总

 

竹山县地处偏远的鄂西北山区,经济不够发达,农业比较落后,地方财力较弱,单纯依靠农民自身发展农业困难较多,依靠地方财政支持力度非常有限,在此情况下,争取与实施好农业项目,成为竹山县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与举措,对引领与推动山区农业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起到了重要作用。

1999年,为确保国际粮援农发基金(WFP/IFAD)项目实施顺利,竹山县正式成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办公室”(简称“项目办”)专职负责农业项目的编制、申报、争取与组织实施工作。多年来,竹山县高度重视农业项目工作,先后组织力量编制、申报、争取了一大批重大农业项目。在项目资金支持下,竹山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民素质逐步提高、农业产业稳步发展,农业项目在竹山农业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节  2008年以前实施的农业重大项目

 

 1993-2007年15年间,竹山县采取“实施一批,包装申报争取一批,储备一批”的办法,先后先后争取并实施了“温饱工程”、“粮食自给工程”、“扶贫救灾以工代赈”、“国际粮援与农发基金”、“节水农业”、“户用沼气(生态家园)”、“生态有机茶叶板块建设”、“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培训”等9个国内外重大农业项目,累计资金达到2.73亿元人民币。这些项目的实施,起到了带动产业、激活部门、致富百姓的作用,达到了群众得实惠、部门树形象、经济大发展的目的。其中资金投入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成效最为显著、影响最为深远的项目,就是“国际粮援与农发基金项目”和“温饱工程项目”。

一、国际粮援与农发基金项目

国际粮援项目,是联合国粮食计划署以粮食无偿援助的方式,对中国援助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简称为“粮援项目”,英文缩写为“WFP”。 农发基金会项目,是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以有偿信贷的方式援助中国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简称为“农发基金项目”, 英文缩写为“IFAD”。

国际粮援与农发基金项目,是农业局建局以来争取与实施的投资额度最大、利用外资最多、实施时间最长、覆盖面最广、受益人群最多的农业项目,尤其是竹山的妇女儿童和困难人群,从中受益最多。该项目从申请到立项历时8年,立项到全面启动实施又用了4年时间,项目实施8年,从项目争取到项目实施完成前后用时20年。项目不仅来之不易、而且实施不易,为竹山县成功利用外资发展地方农业积累了宝贵经验。

1988年10月18日至20日,祖籍房县的国家农业部外事司司长吴天锡教授来郧阳地区考察,首次提出郧阳地区争取世界粮食计划署粮援项目想法。郧阳地委、行署领导抓住这一重要信息,迅速组织有关单位开展项目申报工作,经过近两年努力,1989年4月1日,省政府以省政发[89]12号文件,将《郧阳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提纲》报农业部,完成项目申报工作。1996年,十堰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被正式纳入秦岭山区农业开发项目区,覆盖陕鄂两省,十堰、商洛两地市的10个县,其中包含竹山县。此后经过4年紧张的协调、准备、培训等工作, 2000年7月27日,十堰市委书记李宪生宣布WFP/IFAD秦岭山区湖北十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开工,竹山县WFP/IFAD秦岭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从此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项目实施期间,竹山县农业局组织人员、聘请老师,先后在得胜镇的庙垭村、花园村,擂鼓镇的田家河村、烟敦梓村,大庙乡大营盘村,竹坪乡柳坪村,圣水茶场等项目乡村进行功能性扫盲培训、艾滋病防治培训、茶叶生产管理加工制作技术培训、黄姜高产栽培技术培训、烟叶生产加工凉晒技术培训、牲猪养殖技术培训,以及进行坡改梯、人畜饮水、小型水利、乡村道路修建等工程进行技术指导和必要的咨询培训工作,广泛宣传项目宗旨,民主推选村级项目执行小组、参与式制订村级的项目规划、选择创收活动项目、对项目工程一律实行民建、民管、民用、增加工程透明度,提高群众特别是妇女的参与度。世界粮食计划署项目官员解洪义、于静女士、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官员凯山吉尔和彼得司徒先生等,先后多次深入实地查看项目进展情况,对项目进行年度检查、中期评估、竣工验收等。

2007年9月30日,历时8年的秦岭山区竹山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竣工。项目实施8年,使当地贫困面貌得到极大改善。该项目累计投资6358万元人民币,建设及维修小水库14座,建设水(支)渠61公里,完成涝地排水1548亩,坡改梯3600亩,旱改水1251亩,深翻土层1002亩,经济林建设2880亩,薪炭林900亩,新修乡村道路36公里,改厕建沼气1520处,人畜饮水2313处,功能性扫盲11209人次,技能培训32744人次,农发小额信贷5146户,投放小额贷款2100万元,项目区受益农户达3.3万户,受益人口12.3万人。通过项目实施,区域内人均粮食增加35公斤,人均纯收入由1999年的936元增长到2006年1983元,增长1047元。

此外,国际粮援与农发基金项目实施,还为竹山农业与农村社会发展带来多重效益。一是通过功能性扫盲培训活动提高了项目区农民素质;二是通过技能培训提高了3.16万名妇女的劳动技能,使65%的农村劳动力实现了转业就业;三是通过修路、改水、改厕建沼气解决了项目区农户群众行路难、饮水难、烧柴难等一系列问题;四是扶持新建成了茶叶、药材等产业基地;五是新建2715平方米的竹山县农业技术培训中心大楼,及县测土配肥中心化验室;六是促进了竹山农业的对外开放与交流;七是培养造就了一批适应改革开放、招商引资、懂管理、会经营的干部人才队伍,为今后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二、温饱工程

温饱工程是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实施的一项以玉米地膜覆盖增产技术为核心的扶贫项目,也是这一历史时期实施的对解决农民温饱贡献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农业项目。

20世纪中叶,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农用塑料薄膜的出现,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开始利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进行蔬菜和其它作物的生产均获得良好效果。日本从1948年即开始从事农作物塑料薄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1955年首先应用于草莓覆盖生产,到1977年日本全国旱地作物覆盖栽培面积已达到1800万亩,覆盖对象主要是产值高、效益大的蔬菜及其它经济作物。与此同时,法国、意大利、美国、前苏联等多个国家也开始研究推广此项技术。

我国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开始利用废旧薄膜进行覆盖栽培试验,随后逐步扩大示范、推广。最初由于塑料薄膜较厚,单位面积覆膜成本较高,限制了覆膜技术的推广。随着塑料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厚度仅0.015~0.02毫米的聚乙烯薄膜,覆膜成本大大降低,给覆膜技术大面积推广带来极大便利,覆膜栽培对象逐步由蔬菜等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作物扩展到其它农作物,覆盖面积也迅速扩大,名称也逐步由“塑料薄膜覆盖栽培”改为“地膜覆盖栽培”。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开始探索将地膜覆盖运用于山区玉米生产,并逐步总结出杂交良种、配方施肥、合理密植、地膜覆盖、轮作套种等配套栽植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提早成熟、增产增收效果。由于当时玉米的当时高山地区农民的主要粮食作物,大幅度提高玉米产量,成为解决高山地区农民粮食不足问题的关键性措施。1989年,农业部正式把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作为科技扶贫的一些重大措施推出,在全国16个省、自治区的一部分贫困地区实施“温饱工程”。与此同时,国务院扶贫办、农业、计划等多部门全力协作,确保技术、资金、化肥、农膜、良种等综合输入,全国农技推广总站负责组织并搞好配套服务。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竹山县高山玉米全部为地方老品种露地栽培,海拔近1500米的原柳林乡长村坝村亩产玉米一般在100~150公斤,高产年份也只有200公斤左右,很多年份玉米不能正常成熟,农民温饱一直难以解决。1984年,竹山县农业局柳林乡农技站干部潘云贵,指导原长村坝村村主任王林友在自家承包地(海拔近1500米),用厚塑料膜覆盖0.25亩玉米,当年实打产量折亩产425公斤,是露地栽培产量的3.5倍。一石激起千层浪,此后玉米覆盖栽培技术在政府大力支持和农业部门推动下,迅速在竹山县高山地区示范推广。1989年,竹山县开始实施以玉米覆盖栽培技术为核心的“温饱工程”,县财政在十分困难情况下拿出50万元对该项目予以专项扶持,使地膜覆盖技术得以突飞猛进发展,此后竹山县常年玉米盖膜面积达到6万亩左右。据调查统计,1989~1998年十年中,竹山县133个高山村一共种植地膜玉米55万亩,平均亩增产玉米165公斤,累计增产玉米13万吨,有效地解决了高山农民温饱问题,对后来的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温饱工程”也因此被称为“白色革命”和“救命工程”。

地膜玉米除在高山推广外,后来还逐步推广到中低山地区,对增强玉米抗旱能力、提早玉米成熟期、提高玉米产量与效益起到了积极作用。1993年,竹山县又将地膜覆盖技术成功地运用水稻栽培,实现了地膜覆盖有旱地延伸至水田、由玉米延伸至水稻,增产效果极为显著,被专家赞誉为“水稻生产史上的一次革命”。据统计,1993~1998年六年中,竹山县一共推广地膜水稻7.19万亩,平均亩产498公斤,比未盖膜水稻亩增产151公斤,累计增产稻谷1.08万吨。此外,竹山县还将地膜覆盖技术成功运用到马铃薯、莲藕、油菜、红薯、烤烟等多种作物,均取得显著增产效果。据统计,1993~2007年,竹山县累计使用温饱工程资金712.5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62.5万元),年推广地膜覆盖技术7万亩以上,亩增产粮食80公斤,增加收入120元。

 

第二节  2008~2020年实施的农业重大项目

 

    近年来,争取上级项目支持,依托项目开展农民技术培训与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水平提高,已成为新时期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此情况下,农业部门对项目争取与实施工作更加重视。2008年至2020年,农业农村局各二级单位争取、实施的农业项目累计达百余项,其中投入较大、成效显著的重大项目有秦巴片区十堰市农业特色产业开发项目

一、秦巴片区十堰市农业特色产业开发项目

该项目全称为“国际农发基金贷款秦巴片区十堰市农业特色产业开发项目”。

    国际农发基金是联合国机构中以扶贫为宗旨、专门面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优惠贷款的非盈利性国际金融机构,主要向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地区提供帮助,使贫困人群减贫。

为了配合秦巴片区的扶贫攻坚,2012年7月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农业厅联合向国家发改委提出秦巴片区十堰市农业特色产业开发项目建议书,由农业厅具体承办该项目的争取实施和管理。在此期间十堰市政府安排市财政局、市农业局下发了项目申报指南,组织各县市区结合各地特色产业的发展需要,选择2至4个特色产业。我县编制的项目申报书于2012年9月经时任县长龚举海和时任分管农业副县长毛昌盛签字同意后提交到国际农发基金会作为备选项目。

2012年12月至2013年7月,国际农发基金会项目设计团,先后4次对我县项目区进行了识别、再识别、初步设计和最终设计。2013年4月3日,设计团听取了时任分管农业副县长毛昌盛《关于湖北省秦巴片区十堰市竹山县农业特色产业开发项目设计情况的汇报》,分别与财政、发改、农业、扶贫、经管、交通、水利、环保、统计等部门负责人座谈,了解我县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及需求,最终商讨确定项目支持我县茶叶产业,并开展了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基线调查等工作。

2013年7月该项目由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2014年1月30日,国家财政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罗马与国际农发基金(IFAD)签署了项目《融资协议》,3月3日该项目在武汉举行启动仪式。

湖北省秦巴片区十堰市农业特色产业开发项目贷款金额4380万美元,利率为浮动可变利率,按世界银行基准利率,每半年变更一次(2013年上半年为1.7%)。省市分配给我县的贷款额度为482.33万个特别提款权(SDR),约74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4521.5万元),在所有项目县市区中最高。项目建设期5年,即2014年至2018年。国际农发贷款协议2014年1月30日生效,2014年3月3日项目启动,2019年3月31日竣工,2019年9月30日关闭账户。项目贷款从2019年开始分期分批还款,还款期13年。经中期调整后,项目总投资9607万元,其中国际农发基金会贷款4521.5万元,政府配套资金2541.9万元,受益人投资2543.6万元,围绕价值链开发,支持我县茶叶产业建设。

国际农发基金项目是个扶贫项目,关乎民生;又是个国际合作项目,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项目的实施好坏,不仅影响到当地的形象,也直接影响国家的对外形象,因此意义重大、责任重大。为争取与实施好该项目,竹山县委政府与农业部门勇于担当、迎难而上,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2014年12月7日,时任县长龚举海在主持召开的政府常务会议,就秦巴山片区我县农业特色产业开发项目作出安排部署,要求我县作为秦巴山片区十堰市农业特色产业开发项目重点支持县之一,在项目建设中,要突出“农”字,项目资金要用在农业上,真正培育一批农业合作社,加快与市场的衔接;要突出“统”字,统筹已有的配套资金、部门资金和项目资金,把工作早日落实,使该项工作得以稳步推进。在政府与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下,竹山在项目推进上一直走在各县、区前列。2015年度国际农发基金秦巴片区“十堰市农业特色产业开发项目”工作目标考评结果,我县以95分位列全市第一。

2018年6月5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国际农发基金(IFAD)贷款项目专题督办会,市委书记张维国主持会议并强调,国际农发基金贷款项目既是外资贷款、政府举债项目,也是精准扶贫项目;既是经济行为,更是政治行为。该项目的实施效果,事关中国政府的国际信誉和形象,事关我市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务必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该项目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切实担当负责,锚定任务,对标对表,精心组织,强力推进,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项目实施期间,县农业、财政(经管)、扶贫、交通、水务、妇联等部门紧密配合,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沉着应对项目实施的各项挑战。一是着力提升合作社服务能力。先后培育了23家专业合作社。组织合作社参加产品展销2次;培训合作社管理人员78人次;印制合作社产品规范化管理手册1.2万本,宣传页20万份;制订了全县专业合作社产业发展规划。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组织培训休闲农业人才100余人,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生产经营型人才362人,为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和后期管理储备实用技术型人才。二是着力构建益贫式商业模式。推进21家专业合作社和6家农业企业与农户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先后建立了3个线上销售平台;开发企业产品质量管理体系1套;印制广告宣传页54万份;制作户外广告牌78块;设计产品包装23套;制作宣传片3部;聘请农业法律顾问4人;开发新产品2个;采购生产资料2738吨;栽种茶园绿化苗木2058株;建设加工厂房5100、冷库3座,改造加工车间230;修建茶园作业道18公里、小桥2座、排水沟渠2077m、蓄水池6座;购买种苗11.7万株;硬化鲜叶收购点场地6602;购置加工机械431台(套)。三是着力夯实特色产业基地。采购茶种125万公斤,茶苗2368万株,肥料2256吨,新建标准化茶园14231亩,改造低老茶园3万亩;修建农村道路23公里,开发渠灌系统2415亩。

2019年3月31日,历时五年的国际农发基金贷款项目如期项目竣工。6月28日至29日,哈利兹团长率领国际农发基金项目检查团,来竹山县就国际农发基金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验收。该项目实际完成投资9652.7万元,超45万元,其中国际农发基金投资4522.5万元,政府配套2682.7万元,受益人投资2447.4万元,顺利实现项目逻辑框架目标。

2014年3月竹山县被列为国际农发基金贷款秦巴片区农业特色产业开发项目区以来,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推动,资金扶贫”,走出一条项目专业合作社服务能力提升、益贫式增长模式与茶叶基地等项目联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了政府支持企业,企业连接合作社,合作社发展产业,产业带动贫困户的扶贫新格局,项目区茶叶基地标准化水平显著提高,市场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销售总量快速增长,科技示范作用日益明显,农村妇女创业意识增强、生产技能极大提高。五年来,全县干茶年产量增加950吨,增加产值3.2亿元。项目区惠及农户51833户,贫困发生率由36%降至6.9%,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099元提高到10111元,增长98%。

二、低温雨雪冰冻灾后茶树良种繁育基地项目

2008年元月,我县遭遇持续25天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全县大面积茶园损失严重,给当年生产乃至今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为搞好灾后重建,竹山县向湖北省农业厅申请立项竹山县低温雨雪灾后茶树良繁基地恢复建设项目”。项目于2008年7月申报,当年12月获农业部批复,2009年7月农业厅批准实施,2009年12月正式动工,2011年11月完工。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竹坪乡宽坪村,设计总投资459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10万元,地方投资49万元。实际完成总投资445.98万元,占批复的97.16%。项目结余中央资金4.02万元,计划用于项目后续管护。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三大块。一是建安工程:完成处理车间、储藏、检测室690平方米;遮阳棚110238平方米;鲜土堆放处800平方米。占批复的100%。地方配套资金架公路桥1座。二是田间工程:完成田间道路按20厘米卵石垫层,18厘米混石土路面的标准建设宽4米机耕路一条; 宽3米机耕路三条,道路面积共4600平方米; 砌块浆砌三面光排灌沟渠完成2965米;喷灌设施完成270亩;土地平整深翻改土270亩;苗圃铺土7200立方米;施有机肥270亩投入饼肥5.4万公斤;引进种苗60万株。三是仪器设备:项目按照政府采购程序,完成设备购置32台(套),全部安装调试到位并,应用于生产。

该项目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在项目过程建设中,项目区农民劳务输出增加现金收120万元。项目建成后,苗圃每年可生产优质茶苗1600万株以上,实现销售收入300万元以上。同时50亩母本园,每年生产扦插穗和茶叶收入超过60万元。此外,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改变了过去无性系良种完全依靠从外地采购,茶苗成本高、适应性差,移栽成活率偏低现状。2013年,无性系茶叶良种繁育基地由竹坪迁至宝丰九里岗,由地插裸根苗改为大棚轻基质穴盘工厂化育苗,育苗规模与效率大大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也显著提高,逐步实现了竹山县茶树良种优质苗木的自繁自用,大大加快了竹山县茶叶“良种化”步伐,为竹山县茶叶产业实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茶叶产业特优区创建项目

茶叶既是竹山县的优势特色产业,也是竹山县的富民支柱产业、精准扶贫的首选产业。创建茶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对进一步扩大竹山茶叶基地面积,增加茶叶产量,提升品牌形象,开拓国内外市场,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农业提质增效,农民脱贫增收,均有重要意义。为加快竹山县茶叶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2017年县农业局根据农业部等九部门《开展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农市发[2017]3号)和《省农业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加快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鄂农发〔2016〕25号)的要求,结合竹山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方向与精准扶贫工作需要,组织申报了“茶叶产业特优区创建”项目。

项目计划总投资800万元,其中申请特优区建设资金500万元,自筹资金300万元。其中无性系茶园投资525万元(省级资金225万元),综合信息服务平台255万元(省级资金255万元,其中12316服务投资50万元,质量追溯体系205万元),项目建设及运行投资20万元(省级资金20万元)。

建设周期为一年,即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

项目以竹山县三大茶叶片区(以大观山为核心的西部茶叶片区、以女娲山为核心的中部茶叶片区、以大泉山为核心的环圣水湖茶叶片区)为重点,新建茶叶基地3万亩。在女娲山片区扩建穴盘无性系繁殖基地3万平方米,在环圣水湖片区新建新品种种植技术示范基地100亩。以县内8家茶叶经营主体为重点(武当道茶有限公司、湖北圣水茶场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星梦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竹山县楚茗源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竹山县圣湖茶业有限公司,湖北堵河源有限责任公司,竹山县西庄村小观山茶业专业合作社,竹山县得胜镇圣水寺茶叶专业合作社),新建加工车间4500平方米车间,购置名优茶生产线8条,同时完善仓储物流设施,建立追溯体系,抓好品牌与市场营销体系建设。

为实施好该项目,原计划县内配套资金300万元,但在项目实际实施过程中,从建设规模到资金投入都超出实施方案。尤其是标准化基地建设方面,无性系茶园建设面积扩大到2600亩,增加配套资金370多万元。项目运行增加自筹投资近8万元。

该项目实施,对促进竹山县茶叶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一是标准化基地面积扩大,良种推广率稳步提高。新建无性系茶园2600亩,其中全地膜覆盖栽植700亩,调运茶苗近700多万株,引进品种全部为适制名优绿茶、红茶、抹茶的“鄂茶一号”和“鄂茶十号”,项目核心区内良种率达100%,辐射周边达50%以上。二是质量监管更加完善,实现特色农产品全程追溯。质量追溯体系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其中建设县级指挥中心一个,乡镇标准站17个,企业专业站16个,首先进入系统的企业实现产品全程监管与追溯,保障产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12316益农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与武汉乡聚公司鉴定服务框架协议,并制定了实施方案。三是开展了系列培训,2017年6月份组织了一次茶叶加工技术培训,采取理论与实践向结合的形式,历时15天,培训120人,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同时完成实地指导2000多人次,印发项目相关材料2000本,对提升茶农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2019、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高标准农田建设过去由县国土局负责。2019年3月19日实施农业机构改革,县农业农村局挂牌成立后,成立了“高标办”,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改由县农业农村局承担,高标办具体负责实施。

1、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2019年,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下达竹山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3.24万亩,其中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1.99万亩,大宗油料作物基地建设面积1.25万亩。项目总投资648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3733万元,省级财政补助资金17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2577万元(未到位)。资金分配使用情况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投资资金3980万元,大宗油料作物生产基地项目2500万元。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竹山县宝丰镇、麻家渡镇、擂鼓镇、得胜镇、竹坪乡、楼台乡、深河乡、官渡镇以及上庸镇等9个乡镇,共涉及15个行政村,包括宝丰镇的垭子街村,麻家渡镇的营盘河村、刘家河村,擂鼓镇的碾盘村,竹坪乡的六合村、佛洞村、合兴村、安河塘村,得胜镇的五道河村,楼台乡的三台村,深河乡的秦家村、青龙村、麻线村,官渡镇的小河村,上庸镇的北坝村

项目主要建设工程包括土地平整工程、土壤改良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科技推广措施、节水灌溉工程等主要建设内容:土地平整80.78公顷,土壤改良82公顷,坑塘整治2口,农渠9930米,斗渠900米,农沟7057米,斗沟5650米,沟岸护砌16288米,小型拦水坝9座,机耕桥4座,涵管384座,田间道路26030米,生产路40408米,踏步路3498米,错车道114处,农田挡土墙1910米,灭蚊灯120盏,节水灌溉250亩

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成后,新增和改善灌溉达标面积及新增和改善排水达标面积3.24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025万亩,年节约水量1.944万立方米,灌溉水利用率提高5%;增加机耕面积3.24万亩,农业综合机械化率提高8%,道路通达率90%;粮食产量提高48.97万公斤,油料作物产量提高11.44万公斤,其他农产品产量提高0.33万公斤;项目区年直接受益农户数量6821户,年直接受益农业人口数20463人,直接受益农民年纯收入增加总额539.82万元,公众满意度100%;扩大良种种植面积1.25万亩,控制水土流失面积3.24万亩。

2、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2020年竹山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总规模1.99万亩,总投资规模2985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767万元,省级财政资金93万元,县级配套125万元万元。资金使用为:工程施工费2590.72万元,其它费用307.34万元,不可预见费86.94万元。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竹山县文峰乡、城关镇、潘口乡、溢水镇、宝丰镇、大庙乡共6个乡镇16个行政村,包括文峰乡长坪村、皇城村、东钦村、滚子岭村,城关镇桥儿沟村、明清村,潘口乡龙王沟村,溢水镇溢水街村、朱家湾村、何家湾村、燕子山村,宝丰镇小堰村、候家湾村、喻家塔村、石串村,大庙乡四庄坪村。

主要建设工程包括:土地平整工程、土壤改良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科技推广措施、节水灌溉工程等。

主要建设内容:土地平整30亩,土壤改良3040亩,塘堰整治2座。新建取水坝2座,田间渠道衬砌4720 m,渠道疏浚4620 m,排水沟衬护3070 m,低压管灌3130亩,水闸5个,农桥4座,量水堰5处,新修机耕路2115 m,其中硬化1380 m。新修及修复生产路22215 m,其中新修5155 m。护路护沟林200株,护岸挡墙7795 m,安装灭虫灯188盏。

建设目标为:建设高产稳产粮田1.99万亩,实现耕地地力平均提高0.5等级,粮食作物亩均增产90公斤,油料亩均增产84公斤。通过项目建设,提高项目区农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土地产出能力、粮食生产科技进步能力、年新增粮食总产122.7万公斤,油料增产量73.6万公斤),新增产值517.41万元;同时实现对项目区田、水、路等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减少农田灌溉用水量,节约水资源,防止水土流失,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减少化肥投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

项目建成后,能有效保护项目区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耕地地力,每年两季可增收517万元。确保项目区贫困户“劳有其田、种有所收”,实现“脱贫不返贫、致富有产业”,有力促进项目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有机统一。

五、2018年中央支农专项油菜产业发展项目

2018年,竹山县农业农村局按照湖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组织申报2018年中央支农专项油菜产业发展项目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本县油菜产业发展实际,成功申报了《2018年中央支农专项油菜产业发展项目》

项目总投资1150万元,其中中央支农专项油菜绿色发展综合示范区项目资金1000万元,自筹150万元(2018年产粮油大县资90万元、龙头企业自筹品牌创建资金60万元),实施时间为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由竹山县农业局承担,县种子管理局、县农业技术推广心、县耕肥站、县植保站、县产业化办协助实施。

为实施好该项目,竹山县迅速成立了县长为组长、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油菜产业发展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奖惩措施,落实示范样板,开展技术培训,按照油菜绿色高效示范片建设集成栽培技术要求,重点推广双低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及水田机械直播或育苗移栽标准化生产技术、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生产技术。品种选择、培育壮苗、大田整地、适时移栽、合理密植、旱地标准化栽培、水田机械直播、全程机械化生产、测土配方施肥、施用“宜施壮”油菜缓释肥和新美洲星,增施硼肥(基肥和花期喷施)、“一促四防”措施,适时收获为主的综合丰产栽培技术。

在项目支持下,2018年竹山县全域创建油菜绿色高效示范片,种植油菜面积近20万亩,举办“345”模式核心示范片10万亩,重点示范片具体分布在擂鼓镇、宝丰镇、麻家渡镇、溢水镇、潘口乡五个乡镇,其中旱地育苗移栽或点(穴)播9万亩、水田机械直播或育苗移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作业1万亩,实现“四统一”。引导全县20万亩油菜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实施保优栽培,双低优质油菜品种统一供种率和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油菜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35%,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核心示范片理论单产216.6公斤/亩,实产亩平184.1公斤,最高达236.5公斤。与当年全县油菜平均单产152.9公斤相比,示范片亩增产31.2公斤,增产幅度达20.4%,基本实现亩产成本300元左右,亩产菜籽400斤,亩收益500元的“345”目标

在抓好油菜高效种植同时,竹山县还依托该项目,支持竹山县油脂加工龙头企业湖北巴山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抓好优质菜籽油品牌建设和市场开发,2018年该企业菜籽油销量达到1320吨。与此同时,加工针对全县84家植物油加工小作坊乱脏差、油品质差等问题,依托项目扶持对20家乡村植物油加工小作坊升级改造,提升了油菜产地初加工能力或产品质量。

    六、油菜轮作试点项目

油菜轮作试点项目,是落实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工作实施的一项以开发利用冬闲田扩种油菜为手段,以提高油菜产量,保障食用油供给安全为目标的农业项目。

油菜轮作试点为中央支农资金项目,竹山县实施期为两年,及2019年、2020年,每年实施2万亩,补贴资金300万元,两年共计600万元,折每亩补贴150元,主要用于采购种子、肥料、农药和社会化机耕、机播服务,通过“以奖代补”补助给承担项目的经营主体、种植大户等。

该项目注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集成技术融合”。竹山县通过项目实施,一是油菜面积扩大,全县油菜种植面积每年增加1万亩,两年扩种油菜2万亩;二是良种普及率提高,全县优质双低油菜轮作区统一供种率100%,全县油菜良种普及率达到98%以上,主推品种有华油杂62、中油杂19、天油杂283、大地199、华油2101(高油酸品种)等;三是机械化率显著提高,全县油菜轮作区机械化率达40%;四是油菜产量、效益提高,平均单产164公斤,亩平增效75元,农户满意率95%以上。

七、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区建设项目

用有机肥替代化肥,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经过2019、2020年连续两年积极申报争取,2020年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印发《2020年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当年中央下达竹山县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专项资金1000万元,试点作物为茶叶。按照项目要求,全县需建设核心示范区1万亩,辐射带动1万亩。通过试点工作, 核心示范区内化肥用量与非核心示范区相比减少15%以上,有机肥用量提高30 %以上,带动全县增施有机肥1.6万吨。与此同时建立起以市场化运作为主、政府引导为辅的有机肥替代化肥组织方式和运营模式, 探索有机肥施用的长效机制,促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辐射带动大面积化肥减量增效。经过多方努力,该项目实施顺利、成效显著。

一是示范区耕地质量全面提升。核心示范区单位面积茶园化肥用量较非示范区减少15%以上,有机肥用量提高30%以上,带动全县增施有机肥,实现了化肥零增长。通过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示范区土壤有机质23.9g/kg,比示范前21.6g/kg提升了0.11个百分点。通过茶园种植绿肥,减少了地表裸露,使地表径流量变小,有机肥的施用也增加了土壤涵养水分的能力,全面减少了水土流失。

二是畜禽粪污得到综合利用。2020年4月,总投资5000余万元的湖北沃斯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投产,该公司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香菇渣料等为原料,可生产颗粒有机肥10万吨,粉剂有机肥5万吨,解决竹山县畜禽粪污等原料30多万吨。同时全县新增湖北智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竹山县胜武仓源有机肥专业合作社、竹山县凡明沼气专业合社3家有肥厂,年生产畜禽粪便自制有机肥3000吨

三是示范区茶叶品质提质增效显著。通过“水肥一体化”、“商品有机肥+配方肥、“有机肥+机械深施”、“绿肥+”模式等技术模式,示范区域茶叶产品品质显著提升。示范区茶叶产量较现有提升20%以上,品质提升1~2个档次,效益提升30%以上;非示范区茶园茶叶产量较现有提升15%以上,品质提升1个档次,效益提升20%以上。全县新增茶叶“绿色食品”2个,“二品一标”认证企业18家,产品32个,认证面积达28万亩,占农产品生产总面积的46.8%。

四是推动了农业绿色发展。通过该项目实施,全县初步实现了有机肥增量、化肥减施、品质提升、土壤培肥的目标,为农业绿色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湖北圣水茶场有限责任公司所开发的圣水绿茶、乌龙茶两大系列产品以“绿色、健康、安全”为主题,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QS食品质量安全等机构权威认证。先后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湖北十大名茶、湖北名牌产品等殊荣。

八、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与农产品仓储保鲜设施建设项目

1、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

2019年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产业化处下达项目,资金额度为625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50万元,地方自筹375万元,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支持竹山县12个乡镇55个村共建设97座不同类型的初加工设备,其中冷藏库57座、烘干房35座、通风库2座、储藏窖3座。通过项目建设,全县新增储藏保鲜库容9850立方米,农产品储藏保鲜能力2130吨;新增烘干面积3500,烘干能力52吨。

2019年12月底,经县农业农村局验收后,250万元奖补资金已全部按程序核拨到位。该项目实施,对有效解决竹山县食用菌、中药材、小水果等农产品在成熟季节因没有贮藏保险设备而腐烂变质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还延长了产品销售时间,避免了农产品集中上市,提高了农产品价格,增加了农民收入。

2、农产品仓储保鲜设施建设项目

2020年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信息化处下达项目,总投资147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850万元,地方自筹620万元,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支持16个乡镇4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建设47座不同类型的冷链设施,实际建设库容4365吨,21825立方米。其中,建设节能型机械冷库2805吨,储藏通风冷库1300吨,气调冷库260吨。

该项目完成后,资金已于2021年1月底全部核拨到位。该项目建设,有效缓解了我县蔬菜、小水果等在成熟季节因没有贮藏保鲜设备而腐烂变质问题,降低农特产品产后损失率15~30%,实现了鲜活农产品的错峰上市和保鲜增值,延长了贮藏期和货架期,解决了鲜活农产品集中上市“卖难”、价格大起大落等问题,增加了农民产后收入。年周期性可增加贮藏保鲜2万吨以上,实现年增收2000万元。

九、农村能源建设项目

2008年至2020年,竹山县共争取农村能源项目建设资金10543.3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885万元,省级配套资金1995万元,省扶贫资金18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83.5万元,农户自筹4301.8万元。

中央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两个,一是2010年第二批农村户用沼气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二是2017年中央预算内投资美丽乡村规模化沼气工程建设项目。

2010年第二批农村户用沼气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总投资270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900万元,省级配套180万元,农户自筹1620万元,建设规模为新建农村户用沼气6000户。为实施好此项目,县政府将其作为当年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在全县17个乡镇同步建设,并把户用沼气建设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各乡镇年终考核范围,有力地保证了项目建设任务如期完成。该项目建设对推动竹山县农村新能源利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全县生态农业发展及无公害蔬菜产业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7年美丽乡村规模化沼气工程项目,建设总投资67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500万,业主自筹170万。该项目在9个乡镇14个规模化养殖场,新建14处小型沼气工程,总容积3350 m³。项目经过招投标,竹山县竹环沼气专业合作社为中标施工单位,根据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建设要求,圆满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根据施工单位申请,能源办对14处小沼工程进行了自验收,通过实地查看,项目建设完成率达到100%,使用率100%,建设质量合格率100%,完成中央预算内投资500万元。通过项目建设,实现了粪污资源化利用,改善了人居环境,发挥了应有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十、竹山县典型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

2018年3月22日,《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厅关于下达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试点项目2018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鄂发改投资【2018】135号)正式下达我县典型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项目投资计划,项目总投资3750万,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3000万元,地方预算内投资750万。

2018年7月13日,竹山县典型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正式通过湖北省农业厅审查通过,2018年8月31日,经十堰市发改委批复《十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竹山县2018年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十发改审批【2018】109号),项目建设区位于竹山县谭家河流域,涉及麻家渡、宝丰、擂鼓、溢水和得胜等乡镇,建设期为2018年~2019年,由竹山县农业环境保护站负责组织实施。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农田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各类型生态沟渠7950延米,生态廊道3500延米,农田氮磷拦截沟500延米,各类型池体2609立方米,管道5550米及其他改造内容。(2)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建设堆粪棚共计856.06平方米、各类型贮存池共计4200立方米,并配套管网、硬化道路等设施。(3)地表径流污水净化工程:建设户用一体化粪池60个、砂滤池200立方米并完善管网1000米,配套监测用房等设施。(4)全流域农业废弃物收集处理中心:建设秸秆收运中转站各类型车间、堆场共计1200平方米,建设畜禽粪便集中处理中心各类型车间、基础、仓库共计4524平方米,场区排水400米,道路绿化等共计7620平方米,并附属其他设施。(5)购置各类型设备146台/套/批。

由于资金到位较迟,2020年10月30日,项目完成招投标程序。2020年底,项目全部完工。其中全流域农业废弃物收集处理中心(竹山县生物有机肥加工厂)由县委、县政府按照招商引资协议引入社会资本参入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竹山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竹山县农业农村局下属二级单位)与湖北百卓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新建“湖北沃斯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年产15万吨生物有机肥生产企业。项目总投入5000万元,建设单位将中央财政资金1200万作为股份投入,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余3800万由企业投入,主要用于购置生产设备、开展加工生产与日常经营等。目前生物有机肥加工厂已建成投产购置各类型设施设备完成投资211.5万元。农田面源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地表径流污水净化等工程已完成投资1000万元。将农田面源污染治理与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地表径流污水净化利用相结合,实现了区域水体内部循环净化,维护了农田生物多样性和景观生态系统,构建了绿色农田生态系统。

竹山县在项目实施中,创造性地撬动社会资本投入项目建设,共建建设生物有机肥厂,将收集的农业废弃物加工成商品有机肥料,解决了项目实施中依靠政府与部门不好做、也做不好的问题,实现了一举多得,得到项目下达单位的肯定。

十一、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项目

竹山县境内的堵河是汉江最大支流,干流全长338.6公里,流域面积12430平方公里,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工程的重要水源区,内有多鳞白甲鱼、细鳞斜颌鲴等堵多种河特有的名贵鱼类。县委、县政府决定,把保护水产种质资源与保护库区优良水质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组织农业水产部门根据《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和《渔业法》等法律法规要求,编制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规划方案,邀请专家进行评估论证。在此基础上于2013年至2015年,先后申报并获批堵河鳜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圣水湖黄颡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堵河龙背湾多鳞白甲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堵河鳜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4000公顷,其中核心区1500公顷,实验区2500公顷。核心区位于竹山县楼台乡雷台村至房县姚坪乡大沟村水域,实验区位于房县姚坪乡大沟村至张湾区黄龙镇堰石村保庄沟水域。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鳜、大眼鳜、斑鳜,其它保护对象包括蒙古鲌、鲶、鲢、鳙等重要经济鱼类及其生态环境。

圣水湖黄颡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4800公顷,其中核心区2000公顷,实验区2800公顷。核心区位于上庸镇南坝村石门子至官渡镇新街大桥,实验区位于深河乡政府大门前、至上庸镇南坝村石门子至溢水镇朱家湾村。主要保护对象为黄颡鱼、细鳞斜颌鲴和鳜,其他保护对象包括团头鲂、翘嘴鲌、南方大口鲇、乌鳢、中华花鳅等。

堵河龙背湾多鳞白甲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1566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890公顷,实验区面积676公顷。核心区位于柳林乡大坪村至柳林乡人民政府门前水域、至柳林乡屏峰村公祖大桥下水域,实验区东至柳河村、南至大坪村(鹰子山隧道北出口外水域)、西至天台村、北至蒲溪村,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多鳞白甲鱼和黄颡鱼。

保护区建成后,县水产局根据《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种质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定保护区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保护区规划方案和保护对象。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做好保护区资源状况调查、环境监测、科学研究、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养护等工作,保护区内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得到极大修复,水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十二、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项目

长江“十年禁渔”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举措,是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大生态工程,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保障退捕渔民生计的重大民生工程。2017年11月,农业部公布率先全面禁捕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名录,涉及我县禁捕退捕工作重点分别为堵河鳜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圣水湖黄颡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堵河龙背湾多鳞白甲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涉及楼台、文峰、城关、潘口、溢水、深河、上庸、官渡、柳林9个乡镇,保护区内登记在册退捕渔船63艘,渔民126人。    

为落实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部署,县政府成立了竹山县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领导小组,农业农村局(水产局)作为此项工作的责任承担单位,经过努力于2019年12月提前完成渔船退捕拆解上岸工作,并分三批兑付一次性补助605万元、过渡期生活补助及养老保险补助160万元,每船平均补助12.1万元。

为保障禁捕退捕工作顺利开展,县政府配套部分资金,对保护区内“三无”船只和水上浮动设施予以清理取缔。此项工作由农业农村局牵头,9个涉库乡镇和相关单位共同实施,期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027余人次,开展联合执法56次,办理各类案件23起,移送公安机关涉嫌犯罪案件8起,收缴禁用网具2800余副,劝离违规垂钓人员1016人次,收缴销毁违规垂钓鱼竿275根,拆除水上浮动设施38处、“三无”船只595艘

目前竹山县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渔民退捕上岸生产生活有保障,保护区违规违法乱象得到有效遏制,群众禁捕意识显著提高,保护区“四清、四无”目标圆满完成。

十三、“阳光工程”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

“阳光工程”培训,全称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它是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主要在粮食主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开展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示范项目。该培训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组织实施,旨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稳定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则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目标开展的培训。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分化日益加剧,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谁来种地”“如何种地”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自2012年起,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四年强调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所谓“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相当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他与传统农民的差别在于,前者是一种主动选择的“职业”,后者是一种被动烙上的“身份”。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阳光工程”培训,都是以农民为主体开展的培训,但两者有一定区别。前者重点在转移就业的农民,后者重点在培育就地务农的农民。

阳光工程培训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所需资金费用,由省农业农村厅下达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实施主体为县农业农村局。竹山县阳光工程培训实施10年(2004年~2013年),2008年至2013年省下达资金600万元,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万人(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6年(2014年~2020年),省下达资金7380000元,培育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各类新型职业农民1377人,各类专业技术及社会化服务人才1941,产业扶贫贫困户2200人。

通过培训,使竹山县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涌现出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为“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农民固农”战略要求做出了积极贡献。

十四、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能力建设项目

为原湖北省农业厅下达项目年度项目,由县农业局负责组织实施。自2011年至2020年已实施8年(其中2014年、2019年无),累计投资资金116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677万元,地方配套资金483万元。资金使用上,业务用房投资956万元,设备投资204万元。

项目建设地点和内容:一是新建城关、楼台、双台、文峰、深河、上庸、官渡、柳林、溢水、麻家渡、宝丰、擂鼓、秦古、竹坪、得胜等15个乡镇农技中心办公楼。按照服务窗口、培训室、办公室、资料档案室、检验检测室“五配套”建设标准设计施工,层高均在三层以上,每个中心建筑面积达500平方米左右,累计建设面7500平方米,质量达到“优良工程”以上。二是先后改扩建大庙、潘口、得胜、双台等4个乡镇农技中心办公用房,面积达1751平方米。三是累计添加购置设备879台(套),其中:检验化验仪器设备130台套,培训及信息服务设备472台套,办公设备243台套,交通工具34辆。

该项目的实施,使竹山县基层农技农技推广机构有了产权独立、使用自主、功能齐全、规模适度、徽派风格的农技推广阵地,单位面貌焕然一新,大大改善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基础条件,提高了基层农技推广公共服务能力,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了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水平,促进了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经省项目考核组实地验收,竹山县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办公用房建设起点高、功能全、面积足,得到了省农业厅考核验收组的肯定,并在全省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推进视频会上作了典型发言,把竹山强化基层农技推广条件能力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在全省推广。

十五、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资金项目

为原农村部下达的、自2012年起实施至今的年度项目,由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实施。每年中央财政投资100万元左右,2012至2020年已累计投资1021万元,

项目以全县17个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为基本承担单位,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立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完善体制机制,培植科技示范主体,建设科技示范平台,开展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提升农技人员服务能力,创新推广服务方式,推广转化农业科技成果等。

经过省考核组线上与线下考核验收,竹山县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均达95%以上,农技人员开展农技推广服务的比例达到80%,安装使用中国农技推广App的农技人员的比例达到90%,基层农技人员在岗率达到100%,基层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时间超过100个工作日,农业科技示范主体抽样满意率达到98%以上,农业技术推广公共服务对象抽样满意率达到80%。完全达到并个别超过补助项目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要求。

该项目的实施,使竹山县逐步构建起“一主多元”的农技推广体系,改善了农技推广条件,强化了农技推广服务能力。推广“农业专家+农技人员+特聘农技员+示范户+示范基地”农技服务模式,实现了精准服务。使用网络信息平台技术手段,实现了高效快捷服务,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此同时,农业示范主体的生产经营规模逐年扩大,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主导产业稳步健康发展,农业农村经济逐年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