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7-20
小车间撬动大产业
竹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一、贫困概况
竹山县地处秦巴山区腹地,集革命老区、库区、山区于一体,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湖北省深度贫困县。全县总人口47万,辖17个乡镇244个行政村(社区),其中贫困人口村23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61个。2014年初,贫困人口总规模48536户146564人,贫困发生率37.4%。到2019年底,全县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07%,实现整县摘帽目标。
二、政策措施
(一)落实运营奖补政策。制定出台《竹山县扶贫车间建设实施方案》、《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四项重点工作”方案》等政策性文件,实现生产经营市场主体管、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帮的产业建设发展格局。2019年全县统筹扶贫工厂、车间、作坊建设资金6205万元,对年销售额达2000万元,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占30%以上的扶贫工厂,根据投入规模大小及运营效益给予运营奖补;对扶贫车间有稳定就业15人以上,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占30%以上的,给予一定运营奖补;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当年建设或持续稳定发展的家庭作坊,年经营收入达到2.5万元的给予适当奖补。
(二)落实招工稳岗政策。出台稳岗补贴政策,对园区及乡镇规模扶贫工厂新招录的就业稳岗一年以上从业人员,按每人6000元标准给予企业稳岗补贴,主要是对企业新招录人员因技能不熟练、员工稳岗率低进行补贴,切实解决就业人员上岗、培训、稳岗的政策问题,确保扶贫工厂就业人员招得来、稳得住。
(二)及时优化政策落实。县扶贫攻坚领导小组适时召开乡镇扶贫工厂(车间)建设成员单位联席会议,调整相关奖补政策。具体地对经营主体自建(已建、新建)或租用标准厂房的规模扶贫工厂、扶贫车间,经县复核验收小组审核验收达标,分别给予50万元、5万元运营奖补,次年通过复验且稳定经营达标的继续享受运营奖补政策,直至国家取消扶持政策为止。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建、新建的扶贫作坊,由乡镇人民政府按年经营收入不低于2.5万元审核验收后,每户给予1000元奖励,进一步提高贫困户参入创办家庭扶贫作坊的积极性。
三、具体做法
(一)创新思路,探索发展新模式。各乡镇在建设扶贫工厂、车间、作坊时,按照“一扶二引三培育”的工作思路,壮大扶贫产业,提升带动能力。即“一扶”:通过政策扶持,推动能人、艺人、回乡创业人员参与茶叶、食用菌、中药材、干鲜果、小杂粮等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拓宽销售渠道。如南口村南下务工的范恒奎,2017年12月利用“竹山郧阳大鸡”产品招牌,成立竹山鑫茂郧阳大鸡繁育扶贫工厂,通过政府支持、政策扶持、技能培训,目前年销售额达到1600余万元,带动32名贫困人口就业增收。“二引”:一方面,按照依托园区、辐射农村的思路,支持嘉麟杰、斯慕丝、富韬等园区总部企业,在乡镇布局建设一批服装、纺织、电子规模工厂,以稳定的产品销售市场作保障,推动园区企业、扶贫工厂、车间做大做强。如宝丰镇晟泰服饰有限公司为竹山嘉麟杰服饰分公司,厂房用地由政府根据经济运行效益及带动脱贫成果给予适当补助,招工用工、技能培训由政府进行宣传、引导、组织。另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赴浙江、广东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进行洽谈对接,成功引进生物有机肥、伟锋鞋业、稀兔养殖、神龙中药材、竺山红农业等扶贫工厂落户运营。“三培育”:乡镇党委政府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千方百计帮助扶贫工厂、车间拓市场、扩规模,延伸产业链,形成龙头企业领建扶贫工厂、扶贫工厂带动扶贫车间、扶贫车间推动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发展新格局。如大庙乡陈孝勤创办邻陕农副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发展初期面临的原材料短缺、资金不足等问题严重困扰着企业的发展,经政府及村两委大力支持,采用“企业+村委会+基地+会员”的发展模式,与黄土梁、鲁家坝村、四庄坪村70户贫困户达成种植销售协议,形成技术服务、种子发放、农资配送、产品收购等稳定的经营模式,帮带贫困户60户,通过务工,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年度创收200多万元。
(二)创新方式,培育技能型人才。对扶贫工厂、车间有培训需求的贫困劳动力及就业人员,灵活设置培训课程,注重实际操作需要,并实行连续性、滚动性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贫困劳动力技能素质和就业能力。截止目前,共培训扶贫工厂、扶贫车间产业工人6020人,落实相关培训补贴政策375万元。
(三)典型引路,激励多点开花。对已投入运营“三稳定”(经营效益稳定、员工队伍稳定、从业收入稳定)的扶贫工厂、扶贫车间、扶贫作坊典型案例,认真总结经验,特别是对依托本地资源优势,以“农户+基地+工厂(车间)”的模式加大媒体宣传报道,以典型引路的方式,增强市场主体发展的信心和觉醒,全面推进乡镇规模扶贫工厂、车间、作坊高质量发展。
四、主要成效
扶贫车间是就业扶贫的新载体,是更快捷更管用的就业扶贫实体,县委县政府把建设扶贫车间当作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来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大力创办扶贫车间,将其作为有效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难题的重要举措。截至目前,已建成投入运营扶贫工厂32家,扶贫车间113家,扶贫作坊623家,涉及针织、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禽畜养殖、农业生产、竹木加工、乡村旅游等领域,吸纳7312名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5024名,70%的贫困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就业技能,人均月增收1200元以上,实现了“一人稳定就业,脱贫致富一家”的目标,通过出租厂房或集体资产入股等方式,村集体经济收入得到显著提升。此外,扶贫工厂(车间)的建设,解决了一大批需要在家照顾老人小孩不能外出的人员就业问题,做到挣钱顾家两不误,实现稳定脱贫。
五、经验启示
(一)因地制宜是前提。结合资源优势建设扶贫工厂(车间),各乡镇主动联系在外地创业的能人、名人和有望来本地投资的客商,投资技能易掌握、不受年龄结构限制、易分散加工的产品领域。同时,结合实际制定本乡镇产业规范发展的激励制度、贫困户利益联盟机制,准确定位,精准施策,稳定发展,杜绝盲目跟风、急于求成和形式主义。
(二)跟进服务是关键。县乡互动加强指导,跟进服务,及时协调解决扶贫工厂(车间)招工稳岗、设备扶持资金、贫困劳动力就业等问题。积极引导茶叶、畜禽等农产品种养殖扶贫工厂(车间)与有实力的龙头企业联盟,与电商销售平台对接,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增强发展后劲。
(三)巩固提升是目的。将已投入运营的扶贫工厂(车间)作为乡村振兴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来抓,注重种养产业向深加工发展,坚持培育一个、稳定一个、发展一个。重点解决易迁安置点、人口集中村院的人员就业问题,着力解决留守对象、残疾人员外出务工难、收入不稳定等问题,大力发展“居家式”加工产业,增强扶贫工厂辐射带动能力。
(四)政策扶持是保障。出台扶贫工厂、车间、作坊认定奖补文件,对全县符合扶贫工厂、车间、作坊认定条件的分别给予不同等次的运营资金奖补,增强返乡能人、乡村艺人、龙头企业创建扶贫产业实体的积极性,为扶贫工厂(车间)发展提供坚强政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