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要讲话 > 

中共竹山县委书记佘立柱在全县推进精准扶贫建成全面小康攻坚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21-07-20

在全县推进精准扶贫建成全面小康

攻坚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中共竹山县委书记 佘立柱

2015年8月21日)

 

同志们:

经县委常委会研究,今天召开全县推进精准扶贫建成全面小康攻坚动员大会。今天的会议是一个“五位一体”的会议,规模大,层次多,体现了省、市、县、乡、村五方力量的集中集成。今天的会议是一个“五级联动”的会议,除竹山县乡村干部外,市直扶贫工作队也参加了今天的会议。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各位队长、队员艰辛工作表示衷心感谢,并致入崇高敬意!同时今天的会议也是“五环相扣”的会议,打造了决策、部署、壮行、出征、执行的攻坚链条。今天会议主题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会议目的是政治动员、行军推进,会议要求是从严从实、高速高位。为提高会议效率,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擂响战鼓,要冲刺精准扶贫主战场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时代课题,更是责任担当。我们党一贯重视扶贫开发事业。在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现在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脱贫困、奔小康”,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虽然时代变迁,但党执政为民、筑梦小康使命丝毫没有任何改变。扶贫攻坚的战役虽然没有抗日战争的腥风血雨,不比解决战争的刀光剑影,但太平盛世的决战贫困仍是战火纷飞,功败垂成。党中央、省委、市委精准扶贫号角已吹响,战鼓已擂紧,我们必须排兵布阵,横马立马,合围突围,冲锋冲刺,集中集成,决战决胜。要始终以临战状态、作战方式、奋战实效攻克扶贫脱贫的堡垒,闯进秦巴山片区发展第一方阵。

1、要用政治眼光看待扶贫。扶贫开发关乎党和国家的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扶贫开发既是当前一个热点、一个时代焦点,更是一个发展重点。习总书记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对扶贫开发的重要地位、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工作重点、主要途径、根本保障等作了全面系统阐述,连续3年第一次国内考察都到贫困地区,关心贫困群众生产生活,高度、力度、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在7月14日,全省扶贫攻坚动员誓师大会上,省委李鸿忠书记就鄂贵两地进行了“五比”,并强调指出,如果解决不好贫困问题,我们就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就不是共产党,我们就不是人民政府,我们实现的就不是全面小康社会。要求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务必把扶贫开发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切实担当起精准扶贫的主体责任。为此,省委率先出台《湖北省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评价办法》,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在百分中只占了30分,精准扶贫占比达到70分,将扶贫政绩与干部任免相挂钩。从中央、省市一系列举措来看,我们要有清醒认识。通过省、市主要领导密集调研竹山,也为我们传递了一个强烈信号,那就是,精准扶贫是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我们务必讲政治、顾大局,讲党性、守纪律,切实保持政治忠诚度,增强政治敏锐性,把全面小康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扶贫攻坚作为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把精准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

2、要用底线意识缩小短板。习总书记强调,“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是小康社会建设最大的短板”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思想,体现了扶贫攻坚的时代特征,是对扶贫开发工作思路与方法的重大创新,为我们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根本指针和基本遵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对竹山这样的国家级贫困县,实施精准扶贫既有国家和省级层面的普遍意义,更有自身基础、条件和环境所决定的特殊意义。应该说,竹山的农村发展史就是一部扶贫史。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苦干实干,在不同阶段干出了成绩、创出了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我县贫困人口20.57万人,贫困发生率48.9%,截止2014年,减贫5.66万人,贫困发生率降低15.9%。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看,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水、田、路、电、房、林、草等基础建设历史欠账大,投入仍显不足;从产业发展情况看,虽然资源丰富,但产业链条短,加工不足,附加值低;从乡村两级班子带动作用发挥情况看,一部分干部思想观念保守陈旧,带领群众致富思路不宽,还在苦中熬、苦中等;从农民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看,致富能力弱,缺知识、缺技术、缺信息、缺资金的问题普遍存在。对照小康社会10条标准,有些指标已提前完成,有些指标还有差距,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从农民人均纯收入看,2014年我县为6900元,增速全省第13位,全市第4,但总量全省倒数第4,仅高于竹溪、郧西,房县,仅为全省的70%、全国的69%(全国9892元,全省9925元),与全国全省相差3000元左右。要全面建成小康,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焦点是农村贫困人口,必须并拢五指,瞄准靶心,精心组织,精准发力,补好短板,为同步小康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3、要用竞进状态攻坚拔寨。当前,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五、六年时间了,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我县现阶段最基本的县情。2014年,全县还有4.6万贫困户14.91万人,61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33%,高于全国24.5%、全省18.8%,(全国贫困发生率8.5%,湖北省14.7%,十堰市33.9%)。少数极贫村贫困率高达56%。地方病还未根除,因病、因残、因灾致贫率达到26%,80%农户房屋破旧成为危房,缺水户占比为32%。从现在到2020年还不到5年半,平均每年必须减贫27936人,每月减贫2328人,每天减贫78人。时间紧迫,一天都耽误不得。要和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小康社会,我们没有退路,只有快马加鞭,背水一战,以造福一方的使命担当,快研究、快部署、快落实,进一步明确精准扶贫的时间、路线、任务,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高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确保提前完成“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攻坚任务

4、要用必胜信念强县富民。贫困并不可怕,最怕的是思想贫乏、没有志气、没有斗志。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信心比黄金更宝贵。习总书记指出,“摆脱贫困首要意义并不是物质上的贫困,而是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李鸿忠书记强调,要强化精神支撑机制。能不能做好工作,自然条件、客观条件是基础。在同等物质条件下精神区位是决定工作最后成效的关键因素。所以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就是扶志。开弓没有回箭,要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信心来自上级对扶贫开发的高度重视和政策倾斜,来自长期以来久久为功打下的坚实基础,来自于当前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来自于贫困群众想富、思富、盼富的强烈期盼。精准扶贫冲锋号已吹响,市直扶贫工作队领导也参加了今天的会议。县内企业家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自觉履行帮扶义务,强化社会责任担当,架起了决战决胜的“连心桥”。作为竹山党政干部,我们必须信心百倍,因为“十星高地·秦巴强县”就是我们的梦想与追求,使命与责任,承诺和宣言。我们要切实增强“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必胜意识,增强“舍我其谁、当仁不让”的担当意识,增强“施展才干、建功立业”的荣誉意识,增强“为民服务、促进发展”的责任意识,举全县之力,以必胜信心抢占精准扶贫制高点。

二、瞄准靶位,要打好精准脱贫主动仗

近年我们实施“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精准扶贫工程,开展“双包双带双建双促”驻村帮扶、“雨露计划·金蓝领”助学、生态扶贫搬迁和金融扶贫,通过省、市、县三级241支工作队对所有贫困村实施全覆盖,去年减贫1.7万人。但从扶贫规律来看,越到后面,留下的越是难啃的“硬骨头”,对重点部位必须集中火力,猛打猛攻。

昨天,县委常委会对《精准扶贫攻坚行动计划》进行了专题研究,明确了“123456”工作思路:即围绕全面小康“一个目标”,体现精准扶贫、绿色崛起,精准脱贫、全面小康“两个率先,整合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市场资源“三大资源”,实施双包双建双带双促“四双帮扶”,突出特色产业培育、基础设施配套、美丽乡村建设、人文素质提升、基层组织固本“五大建设”,推进工作机制、项目保障、政策激励、信贷服务、社会帮扶、督办考核“六大创新”,按照“三年攻坚、两年提升,五年小康”攻坚路径,力争每年减贫5万人,加快实现“贫困户脱贫、贫困村出列、贫困县摘帽”目标。结合实际操作,就“五大工程”作重点强调。

第一,实施特色产业培育工程。产业是致富增收的重要载体,更是实现精准脱贫的最大希望。对照“一有两不愁四保障”标准,唯有产业才是实现“一有”的核心的支撑。胜精准扶贫攻坚战必须发挥产业扶贫“造血”功能。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长短结合立体开发走以企带村、产业扶贫的路子一是以市场选产业。“两绿三生”是竹山产业发展的主动脉,以市场选产业就要延伸产业链,打造拓展极。要围绕“贫困县脱帽、贫困村出列、贫困户脱贫”,突出山地资源抓特色产业,突出区域布局抓产业聚集,突出转型升级抓结构调整,以区域经济发展促进扶贫开发。对广大贫困农户、贫困村来讲,如何顺应市场规律,做大做强以茶叶为主导的“一主四特”农业产业,才是实现脱贫的最佳路径。要结合扶贫规划,按照“精、专、规”要求,极致地发挥地域资源优势,集中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坚持一乡一品”或“数村一品”, 扶持引导每个贫困户至少发展1-2个短平快增收项目,培育一批规模产业,打造一批特色基地、产业大村、种养大户,积极探索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产业发展路子。比如,官渡、柳林、擂鼓通过规模发展烟叶,带动了农户脱贫。裕源食品利用出口外贸优势,带动了潘口周边群众致富。市场功能无处不在,要依托市场培育增长点和引爆点,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健康休闲、手工艺制作文化创意、特色美食、农副特产大有可为,麻家渡总兵庵就是生动例证。要抢占“互联网+”风口,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流通服务业,繁荣业态,促进就地就业。二是以模式兴产业。围绕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主体、企业带动的扶贫产业模式,着力在提高农户与市场关联度上做文章。要借鉴贵州模式,在战略上制定产业化扶贫目标规划,不断完善政府+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合作+公司+农户等模式,促进产业化经营与扶贫开发有效对接,引导贫困农户进入产业链条。把科技扶贫和劳动力培训作为产业扶贫模式创新的突破口,持续支持贫困村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深入开展农村科技创新创业。三是以改革活产业。加快深化农村改革,积极开展农村“四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村民住房财产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林权)抵押试点,鼓励贫困户按照“量化到户、股份合作、保底分红、滚动发展”方式,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带动、产业基地和产业项目示范、入股分红和股份合作经营等产业扶贫发展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只要能够盘活资源,促进增收的,我们都要努力去尝试争取。四是要以品牌创产业。生态是竹山最优越的产品,资源是竹山最雄厚的资本。对于我们已争创的绿色品牌、地标产品,要保护加珍惜,通过农超对接带动更多的贫困农户,实现产业换穷业,拥有永不枯竭的“绿色银行”。五是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农业是“接二接三”的第六产业。要坚持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现代化导向,巩固提升基础地位,增强融合发展的支撑力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增强融合发展的扩张力做优做特现代服务业,增强融合发展的牵引力;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增强融合发展的驱动力;要在培育经营主体、拓展农业功能、提升集群发展、金融创新上下功夫,增强融合发展的推动力

第二,实施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一要把握精准性虽然我们实施了“一通五化”新“三万”,但基础设施配套不足,仍是影响精准脱贫的制约。要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科学配套,精准施策,真正解决好贫困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二要把握协同性。贵州省围绕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基本技能“三基”水平,认真实施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和小康寨“六项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和“改薄工程”,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切实抓好“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技能培训。既注重贫困村水、电、路、房、网等基础设施功能配套,同时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社会建设的综合配套。修好便民路。推进自然村通村水泥路、通村客运、村级招呼站建设,改善贫困地区交通状况。到2020年原被撤并的行政村100%通水泥(沥青)路。不仅建好通村路,还要配套产业路、打通联网路。通上安全水。以村为单位优先安排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小型集中供水工程,整村整片分年度解决贫困地区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启动实施饮水安全提速增效工程,强化水源保护,发展适度规模集中供水,提高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障率和水质合格率,构建精准到户的饮水安全保障体系。到2020年,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程度和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以上水利建设既要解决好安全饮水问题,还要强化基本农田水利配套。供用稳定电。大力实施贫困山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重点解决贫困村供电设施落后、供电能力不足问题,全面提升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采取多种方式解决用电难、用电贵、电压等级低的问题。逐步实现县域电网同网同价、供电服务均等化。到2020年,实现全县农村电网改造实现全覆盖,供电可靠率、综合电压合格率达100%。接通互联网。贫困村及中小学、教学点接通符合国家标准的互联网。推行网格化管理、便民化服务融合发展,支持发展电商网店,实现扶贫开发信息化建设与社会管理、人口计生、社会保障、商贸物流等有效结合。到2020年,贫困村互联网覆盖率达到100%,自然村和交通沿线通讯信号全覆盖。

第三,要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扶贫不是让群众靠山吃山,只有靠山养山、靠山护山、靠山绿山,才能持续健康发展。这次去贵州考察,地处乌蒙山区海拔2300多米的海雀村,过去山高坡陡、土地贫瘠,如今却是绿水成荫、林茂梁丰,给人一种记得住“乡愁”的感觉,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从生态之根着眼,走的是生态优先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如果我们以牺牲生态而毁掉青山,就会失去发展之本、生存之根,这不是扶贫、而是造贫。我们推进精准扶贫,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齐头并进。按照“山青水秀、人善村美”要求,按照绿色家园生态美、净雅家园环境美、齐整家园布局美、富裕家园生活美、厚德家园人文美、和谐家园持续美“六美”要求建设美丽乡村。不管是竹房城镇带,还是十大边远片区,都要因地制宜,生态自然。一是加大贫困村院农房整建。顺应新型城镇化和新型社区、人口流动趋势,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先急后缓、产居结合原则推进生态搬迁。对所有农房整建,均采用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庸派”风格、统一质量标准、统一设施配套、统一安全监管、统一补偿奖励政策的“六统一”模式,对贫困片区集中院落分年度进行改造。二是加快贫困村环境整治。重点对贫困村庄进行改水、改厕、改圈、清垃圾、清路障、清渠道和清庭院的“三改四清”活动,强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五年专项治理工作农村清洁能源建设。三是加快贫困村全域绿化。深入实施“绿满竹山”行动,全面开展以村庄绿化、道路绿化、庭院绿化、田间绿化、库区绿化、景区绿化、矿区绿化为主要内容的绿化造林工作。到2020年,全县90%村庄要实现全域绿化。四是加快推进“清水行动”。大力保护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河流、塘堰水质,到2020年,确保全县水质达到国家Ⅱ类标准。同时要严禁焚烧秸秆,改变传统陋习,确保天蓝地绿水清空气清新。

第四,要实施人文素质提升工程。扶贫开发,既要扶贫,更要扶志、扶智。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发展壮大,既要以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作支撑,也要靠精神财富的极大丰富来引领。一要持续深化文明创建。立足“十星高地、秦巴强县”奋斗目标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与进俱进,常创常新“十星品牌”。继续办好道德讲堂,大力培植“竹山好人”,深化“五城联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加强诚信建设,引导贫困对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二要强化教育培训。整合各类资源,实施精准培训。克服“重资金支持、轻智力支持,重自然资源开发、轻人力资源开发”倾向,科学布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保障学生就近上学。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开设特色优势专业,突出精准扶贫重点区域和重点群体,以青壮年劳动力、新成长劳动力、“两后生”、农村致富带头人为重点,提升社会就业、科技致富、外出务工、自我组织、防病治灾、当家理财、自立自强和发展创新“八大能力”三是加强文化广电扶贫。以贫困村为工作重点,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文化活动广场、农家书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村广播“村村响”文化体系建设,繁荣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力争到2018年,贫困村互联网覆盖率达到100%,自然村和交通沿线通讯信号、广播电视实现全覆盖。四是强化基层综合保障。健全农村疾病防控体系,加大乡村医生培训力度,到2018年,实现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全覆盖。通过对贫困群众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障、医疗救助等,扼制和减少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强化低保管理,对特殊群体逐步实施供养兜底,增强社会和谐度。

第五,要实施基层组织固本工程。“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精准扶贫各项政策落实,要靠基层党组织落到田间地头;精准扶贫的各项任务推动,要靠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共同努力。今后几年,是我县精准扶贫的攻坚阶段,必须抓住“关键的少数”,提升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一是建强“三支队伍”。每年定期对乡镇党委书记、贫困村支部书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及致富带头人开展轮训,筑牢理想信念、增强服务本领。深化拓展党组织和党员双十星争创活动,加大评选表彰和典型宣传力度。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书记领头雁计划精准选派机关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采取“六类干部到六类村帮扶”办法,委派党政干部到难村、政法干部到乱村、经济干部到穷村、年轻干部到强村、专业干部到产业村、离退休干部回原村,确保实现“一村一同步小康工作队、一户一脱贫致富责任人”。关于村干部队伍建设问题,县委常委会作了研究,要求推进村主职干部“一肩挑”,落实鄂办发【2015】27号文件,强化绩效考核,完善报酬增长机制,推进职业化管理,成为永远不走的“攻坚队”。二是建强服务型党组织。支持边远贫困村建设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改善办公活动条件。全面推行369群众工作法确保县政务服务中心与17个乡镇和所有行政村(社区)信息网络服务平台三级互联互通实现基本服务事项网上受理、网上办结。严格落实乡镇干部岗位在村和村干部值班制度,切实发挥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基层班子的引领作用,把参与式扶贫理念和方法贯穿到工作始终,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群众转观念、干部转作风、部门转角色。三是加强扶贫队伍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适应精准扶贫工作要求,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处理好机构改革和强化扶贫工作机构建设的关系,进一步健全扶贫工作保障机制,做到机构设置、职能调整、人员编制、经费预算与扶贫工作任务相适应,并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四是强化行业扶贫。县直各部门要明确本部门肩负的行业扶贫任务,制定本部门加大精准扶贫的工作计划,并纳入本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要细化任务、倒排工期,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事业等方面加强行业扶贫任务的组织实施。要多方挖掘社会扶贫资源,凝聚扶贫攻坚强大合力。

三、决战决胜,要打赢建成小康攻坚战

精准扶贫是块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已经到了攻坚拔寨的关键阶段,单打独斗、短兵相接显然已不合时宜,必须采取兵团集结、联动作战的方式,把一切优势资源用好、用足、用尽。各级各部门要站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把精准扶贫当成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发展任务和民生任务,以“责无旁贷、舍我其谁”的勇气担当,打赢精准扶贫大会战,在全省率先脱贫、率先小康。

1、按照军事化要求,完善指挥体系。党和人民把扶贫攻坚的历史重任交给了我们,贫困群众把脱贫致富的希望寄予我们,我们要以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的使命感、群众不富寝食难安的责任感,抓紧抓实抓好精准扶贫。要担当主体责任。严格实行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和党政一把手的第一责任。县委县政府对全县的精准扶贫负主体责任,我和举海同志负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各乡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扶贫攻坚第一责任人,实行不脱贫不换岗。一会,我们还要和乡镇负责同志签订《军令状》。县直各部门要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把“军令状”当作“紧箍咒”,时刻牢记“第一责任人”职责,提责失责,“提头来见”。要健全落实链条。县里成立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由我任第一组长,举海同志任组长。这个“指挥部”是湖北扶贫攻坚决战竹山战区“司令部”,就是“一线总指挥”。要按照军事作战原则,实行统筹调度、统一指挥、挂图作战。县四家领导及副县级干部按照“三重一联”“一岗三责”要求推进精准扶贫。市直扶贫工作队是帮扶竹山的重要力量,还请各位领导一如既往支持关心竹山经济社会发展,发挥行业优势、部门优势、政策优势、人力优势,支援竹山精准扶贫。对我们工作中的不足,恳请直言不讳批评指出,以促事业更好发展。县直各扶贫工作要当好村情民意的“调查员”、村级发展的“规划员”、群众疾苦的“帮扶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基层党建的“指导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资金使用的“监督员”。乡镇和村(社区)要快速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形成责任到人、任务上肩、上下贯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链式体系。要打牢工作基础。要落实好县级领导包乡镇、部门包村、干部驻村的帮扶工作机制,各位领导要带头联系扶贫点,结对帮扶贫困户,做到不脱贫、不脱钩。各级领导要把精准扶贫抓在手上,既自己重视也抓好压力传导,既指挥部署也一线作战,围绕扶贫目标,列出时间表,制定路线图,倒排工期,“销号”管理,确保如期完成“村出列、户脱贫、人销号”任务,实现精准扶贫、不落一人。各乡镇要选好配强扶贫队伍,明确一名班子成员主抓精准扶贫,确定扶贫专职人员。县直各部门要落实分管领导和人员,履行部门扶贫责任。

2、按照战略化要求,完善推进方案。精准扶贫是一场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五年半,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常规的方法难以取得超常规的成效,必须按照战略化的方针,以超常规的举措来谋划和推进。要学习借鉴贵州省精准扶贫工作的好经验做法,不断完善我县精准扶贫推进方案。三年攻坚拔寨。通过“五个一批”计划,完成交通畅通、饮水安全、电力保障、信息互动、村庄整治“五大建设”,实现贫困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贫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平均指标达到全县平均水平。两年巩固提升。2019年起,在继续减少贫困人口2万人的基础上,对边缘贫困村和收入来源不稳定的脱贫户进行全面巩固提升,对3万左右的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人口,实施政策保障兜底,防止脱贫人口反弹返贫。强化脱贫户强农惠农政策的叠加使用,实现脱贫户稳定脱贫;强化脱贫村资金项目政策持续投入,推动脱贫村稳定脱贫;强化贫困乡镇贫困发生率控制,实现贫困乡镇摘帽,达到国定退出扶贫县标准,实现贫困县摘帽。

3、按照精准化要求,完善基础工作。扶贫开发重在精准,贵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要突出精准要求,扶到点上、根上,确保真扶贫、扶真贫。底数要清。开展精准扶贫,前提是对象必须精准。虽然对象识别、建档立卡工作完成了,但感觉前期群众参与度不高、公开性不够,客观上存在应进的没进来,该剔的没拿掉。县委决定启动遍访、走访和回访“三访”活动。遍访看状态,采取对标自评、代表互评、专班测评、张榜公评、集中确评“五评”对过去工作再作清查。走访看动态。对贫困对象的变化要随时掌控,做到心中有数。回访看常态,通过脱贫看成效,通过成效促精准,做到应进则进、应退则退。台账要实。按照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的要求,对每户的家庭收入、劳力结构、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认真核查,抓好建档立卡,实施台账动态管理,同时要加强扶贫标准与低保标准“两线合一”对接,及时将因病返贫、因灾致贫的群众及时纳入台账管理。类别要明。坚持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对贫困户、贫困人口进行精准分类,深入分析致贫原因、贫困程度、脱贫难易等情况,切实把扶贫任务细化到每一种类别、每一个群体,具体到村、到户、到人,分门别类、精准施策,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解决什么问题,为“精准制导、定点消除”打牢基础。

4、按照系统化要求,完善政策保障。精准扶贫是一项任务重、难度大、头绪多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县扶贫一盘棋,按照各出一份力、共办一桌席”要求,整合各类资源、统筹惠民政策,走出一条由输血式、被动式、粗放式、分散式转向造血式、精准式、参与式、整体式的扶贫新路子。集合产业政策,帮助贫困群众换穷业。认真梳理县里出台实施的各项产业惠农、产业扶持政策,对有劳动能力和发展意愿的贫困户,积极落实发展基金、贴息资金、风险基金等金融政策,鼓励贫困户依托山地资源、生态资源和土地资源,通过土地规模流转、发展特色种养殖业等方式找到致富门路和产业。整合培训政策,帮助贫困群众拔穷根。以培育新型农民为目标,坚持扶贫、扶智、扶志相结合,通过实施实施阳光工程、金蓝领计划等项目,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有序转移、稳定就业,全面提升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能力,实现“转出一人、脱贫一家”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转变。融合移民政策,帮助贫困群众挪穷窝。突出生态优先理念,根据各地经济发展、产业布局、社会资源、环境资源承载力等情况,以扶贫搬迁、生态移民、库区移民、产业移民为抓手,融合叠加生态补偿、移民后扶、库区配套、产业扶持等政策,引导资本、人口等要素向集镇中心区集中,切实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环境。切合医疗政策,帮助贫困群众破穷障。积极对接中央和省市配套政策,积极整合基本医疗保险、大病补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对贫困户医疗救助的政策,实现对特困群众医疗救助。契合“两线合一”,帮助“两无人口”脱穷困。通过减量提标,将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两无”贫困户,按照农村低保、五保等标准实行政策性兜底。

5、按照特色化要求,完善机制创新。省委明确表态,对财政扶贫资金,只管总量不管结构,只管任务不管项目,只管监督不管实施,将权力彻底下放到县。发挥扶贫资金效应,机制创新是关键,要按照规定动作有创新、自选动作出特色的思路,创新扶贫开发机制,让“好钢真正用在刀刃上”。创新项目扶贫保障机制。坚持“乡镇申报、县级审批、乡村实施、乡镇初检、县级验收”项目安排机制,推动实施扶贫项目直达到户机制,扶贫到户资金实行“一卡通”管理,确保每年整村推进扶贫资金让贫困户先覆盖、真受益。完善信贷服务机制。实施政策性扶贫小额信贷,对贫困户实行5万元以内、三年期限、无担保、免抵押、全贴息”贷款,对有需求的贫困户实现全覆盖。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权等抵押贷款业务,引导更多信贷资源流向贫困村、贫困户。鼓励发展扶贫互助资金合作组织,支持企业集体资金参股入社,引导贫困户带资入社,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金融部门参与的信贷服务机制。创新社会扶贫机制。健全对口协作、国烟定点扶贫工作机制,发挥中直、省直、市直单位定点扶贫引领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参与贫困村产业发展和资源开发,推进村企共建和回归创业,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专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创新政策激励机制。以国家、省扶贫资金为基础,县财政整合项目、资金、资源,倾斜投入贫困村,用于县内扶贫连片开发和边远极贫村建设。推进扶贫资金以奖代补办法,实行资金分配与扶贫成效挂钩,年度考核排名前三的乡镇给予项目资金奖励。探索实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办法,以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带动社会资本投向扶贫领域。创新扶贫工作机制。科学编制完善精准扶贫规划,建立贫困农户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以识别确认的61个重点贫困村和14.91万贫困人口为重点,统筹推进科技特派员、新农合、新农保、法律援助、退出机制等一揽子计划,扎实开展“双包双建双带双促”活动,实现脱贫一个销号一个。创新督办考核机制。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工作考核机制,增加扶贫开发工作成效在综合目标考核体系中的权重,把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点内容。对扶贫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严格考评,建立月报告、季督查、半年通报、年终考核的工作机制,对精准扶贫重视不够、工作不力的,要约谈提醒、诫免谈话,督促整改。

6、按照严明化要求,完善问责问效。扶贫攻坚,关键在党,根本在人,成败在干。大战当前,必须把严的要求、实的举措落下去,落到具体人头、具体项目、具体措施上。精准扶贫已全面启动,这是对各级党员干部宗旨观念、责任意识、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的一次全面检验,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效的集中展示。全体干部必须要把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已,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贯穿到精准扶贫的全过程。对于县直扶贫工作队管理问题,县委也作了研究,明确将原来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扶贫攻坚工作队、“三万”活动工作队实行“三队合一”。到村到点后,工作队要指导帮扶村制定规划、宣传惠民政策措施、协助抓村支“两委”开展便民服务、协调争取项目、协助盘活“三资”发展集体经济、组织单位包保脱贫。今天召开的是动员大会,也是誓师大会,也是培训大会,请同志们精神振起来,斗志扬起来,政策熟起来,作为亮出来。县委继续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场上识别干部、考察干部、使用干部,健全“能上能下”、“召回管理”操作办法,全力打造“善谋事、会创新、能落实、敢担当、愿奉献、重品行、有作为”的干部队伍。两办督查室要跟进督办,及时向县委、政府报告情况,提出建议。岗位是珍稀资源,敬业为上、干事为要,不换思想就换人,不干实事就换人,不守规矩就换人,不改作风就换人,不抓落实就换人。关于进村就餐问题,已在溢水开展就餐卡试点,随即在全县铺开,大门打开了,后门必须关上,希望大家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奋力推进工作。

四、关于当前工作

1、持续抓好内外双修“四大建设”工作。一是生态建设要绿化。突出高速公路沿线、竹房城镇带沿线、堵河库区沿线“三线”,城周边、河道边、园区边、社区边“多边”,扎实推进“绿满竹山”,着力打造生态曲线、绿色走廊和全域景区。二是环境建设要美化。突出谷竹高速目击区、346国道辐射区、竹房城镇带村镇集中区“三区”,按照“绿、净、齐、富、厚、和”要求,实行规划布局、建筑风格、色调搭配、门牌标识、垃圾清运、规范管理“六统一”。三是项目建设要强化。对年初规划的重点项目,各牵头县领导要跟踪会诊,分类施策,搞好协调,推动落地。对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要加大跟踪协调力度,提高签约招商项目的履约率和开工率。四是民风建设要优化。新版十星牌挂牌要结束。“六美六德”建设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认真谋划好秋冬农业开发。按照“大扶贫、大开发、大秋播”主题推进秋冬农业开发工作,重点要对产业建设、基础设施、主体培育、城乡一体化等展开系统推进。坚持“看新不看旧”,适时组织开展观摩督办,确定潘口小漩片区的专业菜基地、宝丰一级路建设及韩溪河河道治理,宝丰双河口及东河流域精准扶贫,麻家渡总兵庵美丽乡村、专业合作社及奶牛基地,竹房城镇带、谷竹高速、竹十路绿化管护及沿线房屋整治现场。

3、扎实做好安全生产、防汛抗旱及隐患排查工作。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天津瑞海事故,再次敲响警钟。我们要强化底线思维,筑牢安全堤坝。认真贯彻落实党政主要领导是平安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责任。要严防恶性事件,尤其是公共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非法聚集事件、越级非访事件以及网络炒作事件。要严防恶性案件,尤其是涉枪、涉爆、涉黑、涉恶以及针对特定群体的侵权侵财暴力犯罪案件。要严防恶性事故,尤其是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重大消防、交通、危化物品制售储运、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等各类事故。全县各地要切实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和属地管理责任,广泛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健全相关应急预案。当前进入汛期,各地要提高警惕,加强防范,确保平安度汛。

4、强化社会舆论引导,落实信访维稳措施。全国纪念抗战胜利等活动陆续展开,当前属于特殊敏感时期。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引导社会舆论,引导民众情绪。要认真落实习总书记“三到位一处理”的指示精神,即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思想教育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找准解决信访维稳问题的方向目标。坚持目标管理、依法治理,对危害社会稳定的违法行为予以坚决打击。要深入开展“三访”活动,更多更深地把脚印印在群众的心坎上,要把精准扶贫的过程作为化解矛盾、疏通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各工作队要加强政治宣传、政策引导,自觉服从服务全县中心工作,绝不能因为工作繁重而弱化驻村帮扶,也不能因底数不清、分类不清、对策不清引发新的矛盾。

5、加强政治纪律教育,落实两个责任。要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重点围绕“严以律己”开展专题研学。单位负责同志要以身示范、以上率下,当好带头人、明白人、清醒人和局中人,切实履行好领导责任、教育责任、管理责任、督导责任、示范责任等五个“关键责任”。对省委巡视组交办的整改事项,牵头领导要负责,尽快销号交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