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7-20
龚举海同志
在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第三次整改现场会上的讲话提纲
(2019年7月11日)
同志们:
今年是脱贫摘帽的决战之年,全县脱贫攻坚已进入最关键、最吃劲的冲刺时期。今天我们召开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第三次整改现场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对标对表党中央脱贫摘帽标准,对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再动员,对“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大排查再推进,对中央和省市巡视巡察及普访问题整改再部署,推动各级干部在思想上紧起来、行动上快起来、作风上严起来,加压奋进,苦干实干,合力攻坚,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实现全县脱贫摘帽目标。
上午,大家集中参观了文峰乡排查普访问题整改现场,刚才县攻坚办通报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指导意见》有关精神、汇报了当前巡视整改和补齐“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短板等情况,文峰乡作了经验交流,城关、宝丰、竹坪、官渡作了表态发言,卫健局、水利湖泊局、住建局汇报了补短板工作,孝春同志作了工作安排,讲了很好的意见,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把准脱贫攻坚正确方向
脱贫攻坚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最牵挂的一件大事,更是我们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来抓,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研究谋划、亲自部署推动、亲自挂帅出征、亲自指挥督战,先后六次跨省区召开脱贫攻坚座谈会并作出重要指示,足迹踏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辉煌篇章。
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科学分析脱贫攻坚形势,深刻剖析脱贫攻坚薄弱环节,就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扎实做好今明两年脱贫攻坚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并特别强调,“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攻坚战质量。现在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打法要同初期的全面部署、中期的全面推进有所区别,最要紧的是防止松懈、防止滑坡,各地区各部门务必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贫困县摘帽后,要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实现已脱贫人口的稳定脱贫。贫困县党政正职要保持稳定,做到摘帽不摘责任。脱贫攻坚主要政策要继续执行,做到摘帽不摘政策。扶贫工作队不能撤,做到摘帽不摘帮扶。要把防止返贫放在重要位置,做到摘帽不摘监管。”这些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把百姓安危冷暖记挂在心的人民情怀,昭示了我们党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决心,为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实际行动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以苦干实干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集中精力推进脱贫攻坚各类问题整改,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以滚石上山的精神、攻城拔寨的毅力,鼓足干劲、补齐短板、提升质量,确保如期脱贫摘帽。
二、坚持效果导向,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
脱贫攻坚战开展以来,全县上下认真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政治责任,扎实推进“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和“四项重点工作”,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贫困发生率远远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目前全县还有存量贫困人口2.9万人,贫困发生率6.9%,虽低于全市(7.8%)0.9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全国(1.7%)5.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2.4%)4.5个百分点,而脱贫摘帽的验收标准是综合贫困发生率不能高于2%,要在今年一年内将综合贫困发生率降低5个百分点,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二是“两不愁三保障”短板比较突出。截至7月10日,全县17个乡镇共排查普访242村104482户405401人(贫困户48356户146564人),排查普访总任务基本完成,共排查问题43183个(涉及“两不愁三保障”收入不达标的问题645个,安全饮水无保障的有3492个,教育扶贫问题2132个,健康扶贫问题6643个;涉及住房安全问题3448个,易地扶贫搬迁问题967个;涉及兜底保障问题有1788个,社会保障类158个;涉及漏评、错退、认可度、行业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帮扶工作不到位、电力通讯和交通保障不到位、产业等基础配套不到位等问题及群众诉求有23706个。)已整改销号14198个,占整改任务的32.88%。目前,全县尚有60120人饮水安全需要巩固提升、4135户四类对象贫困户住危房;存量贫困人口因病致贫3971户,占32.75%;因残致贫1827户,占15.07%;低保与特困供养对象10179人,占35.09%;长期慢性病患者与大病患者7522人,占25.78%;丧失劳动能力与无劳动能力16460人,占56.4%。这些问题都是难中之难、坚中之坚,越往后挑战越多、难度越大、担子越重,必须迎难而上、背水一战、集中攻坚。三是稳定脱贫基础不稳固。扶贫产业对接到户还不够精准,部分扶贫产业效益尚未完全显现,易迁后续帮扶措施乏力、脱贫长效机制尚不健全、基层堡垒作用发挥不够、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稳定脱贫防止返贫压力较大。大部分贫困村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欠账多、基本公共服务配套不足,这些地方的脱贫群众极易因家庭变故、重大疾病、自然灾害等因素重新返贫。四是扶贫领域作风不够扎实。少数党员干部对“户户走到”重视程度依然不高,存在被动走访、敷衍应付现象,入户走访率不高。有的干部入户走访流于形式,人到心未到,入户发现不了问题;有的发现了问题,满足于记在本上、往上交往外推,没有想方设法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导致全县扶贫领域信访量居高不下,“户户走到”总体质量不高、效果不好。在“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排查普访工作中,少数地方和部门在思想上不够重视,把入户排查普访当做一般性、一阵风的工作来抓,入户核查不细致,不深入听取群众意见,收集群众诉求不完整不精准,排查问题线索数量少、质量不高,一些真正的线索问题没有被排查出来,问题核查工作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导致群众满意度不高。全县各级各部门要认清严峻形势,保持清醒头脑,直面问题差距,扛起政治责任,集中力量抓好各类问题整改,全力以赴补齐短板,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作风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1.巩固“两不愁”成果,抓好产业就业扶贫。要聚焦贫困群众不愁吃、不愁穿基本要求,进一步抓好扶贫产业发展,坚持不懈地推进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烟叶等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引导群众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小水果、林特等山区特色产业,加快推动产业精准对接到户到人,健全完善市场主体参与的利益联结机制,提升贫困户产业参与度,确保贫困户均有一项以上的扶贫产业覆盖,坚决杜绝大而概笼而统的算账式、平均式产业脱贫。要突出抓好就业扶贫,依托园区企业和特色产业,围绕年初县委经济工作会确定的“7710”目标,抓紧谋划扶贫车间、扶贫作坊落地,用好各项培训资源和政策,认真对接企业用工需求和贫困群众就业需求,扎实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实用技能培训,采取有效举措引导群众依靠产业、园区就业、门口务业、外出创业增收,提高贫困群众就业脱贫水平。要抓紧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措施,集中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扶贫产业、公共服务等系列配套,加大已脱贫人口后续帮扶力度,对返贫人口及时开展产业帮扶和就业帮扶,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2.精准落实政策,补齐“三保障”工作短板。对前期开展的全员排查普访摸底结果,要整理归并、精准分类,建立到户到人突出问题台账,按照现行脱贫标准,靶向施策、精准销号、见底清零,全面补齐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安全饮水的工作短板。要不折不扣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大力实施控辍保学行动,突出解决好跨区域就学、非寄宿生资助落实不到位的问题,统筹抓好送教、家访、劝学等工作,加快城镇学校扩容、划片招生、农村学校改薄项目、教学点恢复等实施,确保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阶段资助政策全落实,让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不失学辍学。要落细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大力实施健康促进三年攻坚行动计划,按照“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保险”四位一体健康扶贫、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和县内就医“一站式”结算的要求,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全面落实分级诊疗要求,重点解决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到位、慢性病卡办理覆盖面低、慢性病用药取药难等问题,确保贫困人口医疗报销比例全面达标,切实让贫困人口常见病、慢性病有地方看、看得起,得了大病、重病后基本生活有保障。要从严从实执行危房改造政策,对400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4类重点对象的危房要应改尽改,危房改造要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坚决防止“花钱刷白墙”“阴阳房”现象,要加大易迁安置点和危房改造农户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全域实施“5+1”行动,统筹推进改房、改院、改厨、改圈、改厕、改路等项目建设,确保群众住房安全保障全覆盖。要高质高效推进安全饮水全覆盖,认真对照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标准,加强饮水设施修复建设,加大供水管网铺设覆盖面,对安全饮水未达标的农户因户施策,确保所有农村人口喝上安全放心水。要统筹推进特殊群体兜底保障脱贫,加快安幼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和“三留守”群体、残疾人、精神病患者等特殊群体关爱服务,积极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确保农村低保标准不低于当年国家扶贫标准,并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户纳入农村低保范围,让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现兜底性、政策性脱贫。要统筹推进非贫困户发展工作,落实边际贫困人口各项扶持措施,解决好相对贫困突出问题。
3.突出政治标准,抓好反馈问题整改销号。落实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是检验政治意识的具体行动。去年以来,中央扶贫领域专项巡视、国家及省市评估、交叉考核、审计、督导检查以及市委扶贫和党建专项巡察等都反馈了问题,抓好巡视巡察问题整改是政治任务,绝不能有丝毫马虎和过关心理。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坚持政治标准,突出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认真对照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清单、扶贫领域政策落实监察系统监督检查以及“两不愁三保障”排查普访发现的突出问题,切实完善整改措施,逐一整改抓销号、见底清零结硬账,实现所有问题按时整改交账,向中央巡视组、省委市委和全县人民交出圆满答卷。同时,要对照反馈问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全面排查同类项,深挖问题根源,建立长效机制,做到整改一个问题、解决一类问题、完善一个方面,避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县纪检监察机关要紧盯巡视巡察反馈问题,督促抓好整改落实,对整改不力、敷衍应付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严查快处、绝不手软,以高质量问题整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4.坚持底线思维,全力防范扶贫领域重大风险。要防范返贫风险,脱贫摘帽既看整体、也看个体,既要数量、更要质量。就目前来说,如果现有2.9万贫困人口不能如期脱贫,我们肯定不能按时摘帽;同时,如果已脱贫的人口出现大规模返贫,脱贫摘帽也会是一句空话。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已脱贫人口后续帮扶力度,对返贫人口及时帮扶,切实减少返贫人口。要创新推进“十星创建精神脱贫”,深入开展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强力推进群众感恩教育全覆盖,把扶贫同扶志扶智有机结合,激发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要稳定脱贫政策,保持扶贫政策的严肃性和连续性,切实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多管齐下提高脱贫质量,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要防范易地扶贫搬迁风险,现在我们的易迁安置点入住率比较高,但群众稳得住、能发展的风险还存在,必须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上做文章,加快推进拆旧复垦工作,精准对接易迁户后续产业发展和转移就业,完善配套易迁安置点扶贫车间、安幼养老中心、菜园、三用堂、杂物间、栏圈等,保障易迁户生产生活需要。要密切关注汛期地灾隐患排查,做好安置点地灾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坚决防止出现易迁房垮塌致贫困户伤亡事件。要防范扶贫小额信贷风险,加强扶贫小额信贷审批监管,科学评估授信贷款风险,对贫困户贷款金额、还款期限密切跟踪,及早提醒贫困户按期还款,严格控制逾期率。要引导贫困户提高扶贫小额信贷资金使用效益,严禁扶贫小额信贷“户贷企用”,降低金融扶贫风险。要防范扶贫信访风险,当前,扶贫领域信访量居高不下,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把防范化解扶贫领域信访问题作为重要工作,扎实开展“三查三保”“四大四包”专项行动,摸清底数,分类化解,掌握重点事、重点人,列单子,交任务。各级领导干部要结合巡村访户,积极开门接访、带案下访、主动约访、定期回访、规范答访,依法依规解决信访问题,营造和谐稳定脱贫攻坚环境。
三、强化责任担当,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攻坚质量
攻城不畏坚,攻关不畏难。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必须有舍我其谁勇担当的作为、动真碰硬打胜仗的作风、雷厉风行抓落实的态度。全县各级各部门务必提振精气神,强化执行力,坚决克服畏难情绪、厌战情绪、麻痹情绪,以冲锋冲刺的姿态,打好打赢这场硬仗。
1.领导干部要亲力亲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来抓,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的政治责任,县四大家领导要带头从自身做起,切实把脱贫攻坚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放在心上,亲临一线,带头开展走访调研,主动协调解决问题。县、乡、村三级脱贫攻坚指挥长、常务副指挥长要以上率下、靠前指挥,县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认真对照责任分工,加强业务指导和政策把关,主动担责各负其责,形成攻坚合力。乡镇党委书记要全身心投入,当好一线指战员,每天都要拿出一定的时间,带头进村入户,研究解决问题,抓具体、抓落实、抓执行。
2.工作作风要求实求效。脱贫摘帽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更不是动动嘴、做做样子就会完成的,而是全县党员干部群众真抓实干干出来的。全县各级干部要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先,认真做、踏实干,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全面推动“四项重点工作”落地落实。要认真落实中央“基层减负年”工作要求,坚决纠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特别要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紧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拿出过硬举措精准整改,坚决杜绝表面整改、虚假整改、敷衍整改,以作风攻坚促脱贫攻坚。
3.追责问效要从严从快。非常之时必有非常之策,非常之事必用非常之法。脱贫攻坚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重大战役,作战就要有作战的样子,战时就要军令如山、军法从严。在脱贫攻坚问责上,县委决不搞功过相抵、决不搞下不为例、决不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管涉及到哪一层级的干部,一律军法从事,坚决从严从快处理。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造成工作被动、进展缓慢、应付整改而影响脱贫摘帽大局的,必须毫不手软、绝不姑息,该组织处理的进行组织处理,该纪律处分的给予纪律处分。对于情节严重造成不良后果的,还要倒查责任,一查到底。
4.一线干部要关心关爱。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重点在一线,核心看干部。对长期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要落实好工作补贴、人文关怀、政治待遇,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注、关心和关爱,最大限度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最大程度激发热情、提振士气,树立在脱贫攻坚一线选用干部的鲜明导向。对扶贫一线干出工作实绩、作出突出贡献的干部,要加大表扬奖励、提拔使用的力度,对扶贫一线大胆创新干事出现工作失误的干部,要按照“三个区分开来”实施容错纠错,让真抓实干、群众满意的基层扶贫干部不吃亏。
同志们,决战在即,刻不容缓。全县上下要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脚踏实地的优良作风,攻坚克难的使命担当,齐心协力、锐意攻坚,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