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7-20
龚 举 海 同 志
在县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
(2020年7月1日)
同志们:
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时期,今天我们召开扶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主要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贯彻省、市扶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重点工作,举全县之力、集各方之智,确保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刚才,县扶贫攻坚办、民政局、人社局、农业农村局、科技经信局、林业局、统计局分别汇报了相关工作情况,提出了很好的工作建议,参会的各位领导同志都发表了很好的意见,我都表示赞同,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强调三点意见。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时刻把连续作战的思想之弦绷紧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扛起脱贫攻坚重大政治责任,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县上下齐心协力、迎难而上,脚踏实地、苦干实干,围绕“三个落实”,紧扣“六个精准”,推进“五个一批”,落实“四项重点工作”,尽锐出战,攻坚克难,精准施策,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成果,顺利实现整县脱贫摘帽,这是竹山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喜事。
但是,脱贫摘帽不等于扶贫工作结束,并不意味者脱贫攻坚工作画上了句号,要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还远未到宣布最终胜利的时候,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陕西、山西、宁夏考察工作,每到一处,扶贫工作始终是总书记关注的重点,都对扶贫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全国两会召开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内蒙古、湖北代表团,就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作出了重要指示要求。总书记强调,要瞄准突出问题精准施策,做好剩余贫困人口脱贫工作,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要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多渠道促进就业创业。要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精心选择产业项目,确保成功率和可持续发展。要把群众受益摆在突出位置,从产业扶持、金融信贷、农业保险等方面出台政策,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一鼓作气、接续开展下一步脱贫攻坚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全面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根本遵循。
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时刻紧绷思想之弦,全力补齐工作短板,集中精力克服疫情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影响,扎实推进扶贫领域各类问题整改,一鼓作气、迎难而上,奋力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二、抓住关键重点,精准推进脱贫攻坚措施落实到位
关于今年脱贫攻坚工作,县委经济工作暨脱贫攻坚、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已经作出具体安排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抓细抓实抓落地,加快速度动起来、干起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间进度落地落实,高质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1.要坚持减贫防贫两手抓两手硬。要聚焦剩余贫困人口,实行分类管理、因户施策,制定“一对一”帮扶措施,实施“菜单式”精准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继续加大产业就业帮扶力度,对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特殊贫困人口,统筹落实好社会保障措施,确保一个不少、一个不漏的高质量脱贫。要瞄准“三保障”和安全饮水薄弱环节,拿出有针对性的解决举措,切实抓好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安全住房政策落实,下大力气解决安全饮水问题,着力消除水量不稳定和季节性缺水问题,全面补齐短板弱项,持续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水平。要紧盯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不稳定户“两类人群”,对照标准“回头看”,聚焦问题“回头查”,精准施策“回头帮”,加快健全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及时提供针对性帮扶措施,防止脱贫人口返贫、边缘人口致贫。
2.要千方百计促产业增效群众增收。要扎实抓好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烟叶等主导产业发展和精准对接到户,鼓励引导群众发展生猪、家禽养殖、蔬菜、林特、小水果、水产、中华小蜜蜂等特色产业,切实发挥市场主体带动作用,扶持引导扶贫车间健康有序发展。要持续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加强与用工企业对接,做实“点对点、一站式”服务,积极组织动员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贫困劳动力复工上岗、转移就业,增加务工收入。要进一步摸清园区企业、项目工地、个体工商户、扶贫车间等用工需求,鼓励企业和项目业主,优先使用本地贫困劳动力,促进就地就近就业。要落实公益岗位倍增计划,进一步规范护林员、护水员、护路员、保洁员、造林员、疫情防控员等公益性岗位管理,重点安排不能外出的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要加强技能培训,组织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
3.要持续推进易地搬迁后扶工作。要认真落实搬迁群众就业增收措施,因地制宜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积极培育发展扶贫车间,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扶贫车间、能人大户,示范带动搬迁群众稳定增收,确保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要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特别是集中安置点规范管理,强化人居环境和卫生综合整治,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卫生运动,确保群众既能住上新房子,又能过上新生活。要统筹考虑安置点规模和未来发展,不断完善就学、就医、文化、购物等基本服务设施,逐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易迁群众生产生活质量。
4.要加强突出问题整改防范扶贫领域风险。以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及回头看反馈问题、省委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全面排查扶贫领域存在的短板弱项,逐条分析、逐项整改、全面销号,确保脱贫任务清零、整改任务清零、漏洞短板清零,以问题整改促进工作整体提升,不断巩固工作成果和脱贫效果。要扎实组织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对项目资金、小额信贷等进行全面梳理,及时排查整改资金使用隐患问题,有效防范化解扶贫小额信贷逾期风险,确保经得起各级检查和审计。要加强脱贫成效宣传,讲好竹山脱贫故事,抓好扶贫领域舆情监管,及时引导正确舆论导向,防止出现舆情炒作事件,影响和干扰脱贫攻坚大局。
5.要围绕脱贫攻坚普查抓好查缺补漏。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展脱贫攻坚普查,这项工作涉及面广、标准高、要求严,如果在这方面出了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全县脱贫攻坚成色。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从现在起认真对照普查内容、普查方法和普查指标,聚焦教育扶贫、医疗保障、安全住房、农村饮水等12个方面,逐项开展全面排查、建立台账、制定措施、整改落实,精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如期顺利通过普查验收。
6.要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落实。现在,我们处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阶段,要在一刻不放松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的同时,加快研究建立巩固脱贫成果、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抓紧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十四五”规划衔接,结合县域“1115”产业体系和竹产业发展,持续推进“1+3”计划、“5+1”行动落实,促进人才、资本、公共服务等各类要素资源向乡村聚集延伸,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平稳过渡和有机衔接。
三、强化责任落实,持续保持严实过硬工作作风
行百里者半九十,脱贫攻坚战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党的领导,越要严肃纪律作风,坚决不停顿、不放松、不麻痹,以过硬作风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要坚持攻坚责任不变。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党政同责”要求,认真执行“四个不摘”,逐级压紧压实责任,我和建平同志带头抓、亲自抓,县级领导同志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扎实抓好分管领域和联系乡镇脱贫攻坚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乡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必须亲力亲为推动脱贫攻坚政策落地、项目实施、问题整改等工作。扶贫攻坚办要坚决避免松劲懈怠,持续保持攻坚态势,紧跟中央、省、市各项部署安排,推动各项工作精准落实到位。各行业扶贫部门要认真落实主管和指导责任,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精准推动行业扶贫政策落地见效。县级各帮扶单位要认真落实帮扶责任,驻村工作队要保持稳定,帮扶干部责任不能脱钩,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2.要坚持纪律作风不变。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把“严”和“实”的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集中整治责任不实、措施不硬、落实不力等问题,确保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严肃问责扶贫领域不负责、不作为的人和事,从严查处截留冒领、优亲厚友等违规违纪行为,用最严纪律、最硬作风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3.要坚持严格考核不变。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考核机制,坚持脱贫攻坚考核权重不变,强化工作督促指导,扎实开展重点攻坚,对工作推进滞后的乡镇或部门进行重点督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所有工作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同志们,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做好今年脱贫攻坚工作,任务更加艰巨、责任十分重大、时间非常紧迫。我们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在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进程中展现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