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要讲话 > 

关于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纪要


发布时间:2021-07-20

关于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纪要


2015年4月3日,县委书记佘立柱在县委二楼会议室主持召开会议,听取县扶贫办工作情况汇报,专题研究精准扶贫工作。现纪要如下:

会议强调,精准扶贫工作是在特定背景下开展的扶贫行动,要实实在在地推进到位,造福于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精准识别是前提,贫困户要按“三类对象”、致贫原因等,分别建卡立档,做好基础工作;精准帮扶是关键,要做到实事求是、因户制宜、分类指导;精准管理是保证,要加强贫困户信息管理,做到帮扶措施具体、阳光操作。

(一)创新工作机制。一是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做到帮扶计划、培训计划、产业扶持、搬迁改造、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六个”到村到户到人。二是创新“四双”工作机制,增强精准扶贫实效。三是创新资金统筹机制,发挥各类资金综合效益。四是创新金融服务机制,研究扶贫小额信贷具体办法,做到市场运作和社会帮扶相结合、农民主体与政府扶持相结合。

(二)突出工作重点。一是扎实开展“四双”工作。结穷亲要做到“两入一公示”,即入户、入心,公开公示;帮穷户要开展“三定三送”活动,即定脱贫计划、定脱贫途径、定脱帮扶措施,送优惠政策、送致富信息、送生产技能;拔穷根要按照“十种”模式(精种、善养、购销、运输、务工、技能、电商、家坊、农家乐、居民服务),确定实施脱贫项目;部门帮扶重点完成“八项任务”,即组织干部包户、建强基层组织、培育市场主体、制定帮扶规划、发展主导产业、完善公共服务、改善居住环境、组织“三万”活动;企业帮扶要找准切入点,组织技能培训、开展联建基地、支持公益建设;科技特派员主要任务是开展宣传政策、科技培训。二是组织技能培训工作。要按照“雨露计划”、“金蓝领工程”要求,迅速制定培训方案,加快推动实施。三是实施生态扶贫搬迁。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先急后缓、统一规划、产居结合的原则,对“六类对象”(居住条件差、危房户、库区移民户、受灾户、地灾户、工程拆迁),整合“八类政策”(危户改造、移民后扶、倒房重建、残疾人搬迁、库区移民、地灾搬迁、计划生育家庭安居工程、贫困特困党员安居工程),按照“两种模式”(统规自建、分散安置,统规统建、集中安置),加快推进实施。2015年,生态扶贫搬迁贫困特困党员安居工程安排50户,计划生育家庭安居工程安排100户。此项工作由张超同志负责组织,抓好调查摸底、政策制定、宣传推动等工作。四是加大金融支持。县财政筹集1000万元扶贫贷款风险基金,迅速开展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率先启动宝丰镇下坝村、小堰村、两河口村、车家沟村和麻家渡镇总兵安村、双堰村、罗家坡村等7个扶贫小额信贷试点工作,研究具体办法,全面推广开展。五是加快推动扶贫产业建设。要坚持因户制宜,抓好指导帮扶。六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环境整治、村庄建设、村村通客运等项目,统筹组织推进。

(三)强化推进措施。一是统筹规划设计,要认真研究省市政策,紧密结合县情实际,科学制定实践操作性强、具有竹山特色的精准扶贫具体办法。二是坚持试点先行。宝丰镇、麻家渡镇帮扶牵头单位工作队长负责,督导本乡镇县直工作队进村到户,重点开展五项工作,即宣传优惠政策;明确帮扶任务;发放扶贫手册,7个扶贫小额信贷试点村4月6日前扶贫手册发放到户;落实帮扶措施;启动扶贫小额信贷试点工作。三是加强督导落实。张超同志负责协调精准扶贫整体工作,侧重“四双”行动组织实施;耿梅负责组织整合教育、农业、扶贫等培训资源,开展技能培训工作;陶猛同志负责产业建设及相关工作的推动;邵斌同志负责组织研究扶贫小额信贷实施意见,并组织推动试点工作。县委宣传部、县广电局、新闻办等单位,要加大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宣传力度,及时反映工作动态,剖析宣传典型问题,促进精准扶贫工作落实。

出席:佘立柱   龚举海   张    超   邵    斌   陈    泓

周汉卿   汪    洋   方荣华   方显春   朱德彬   

陈文波   柏    林   姜    涛   胡永清

中共竹山县委办公室                       2015年4月10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