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7-20
县委办公室 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8年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政府,县人武部党委,县委各部委办,县级国家机关各办局,各人民团体:
经县委、县政府同意,现将《2018年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竹山县委办公室 竹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3月8日
2018年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点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年,是打好脱贫攻坚战最为关键之年。为扎实推进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特制定如下工作要点。
一、目标任务
2018年,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牢把握精准,坚持由找准帮扶对象向精准帮扶稳定脱贫转变,由关注脱贫速度向保证脱贫质量转变,由以开发式扶贫为主向开发式扶贫与保障式扶贫并重转变,以更加有为的政治担当、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推进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主要实现五个目标:确保全年实现稳定脱贫3万人以上,出列包括15个省定重点贫困村在内的60个村;整合财政扶贫资金15亿元以上,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3亿元以上;贫困人口识别准确率达到98%以上,退出准确率达到98%以上,群众认可度达到95%以上;奋力实现产业扶贫、易地搬迁、精准帮扶、健康扶贫、特殊群体关爱、教育培训、政策宣传、信息质量、化解扶贫领域风险和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巡视巡察10大重点工作全覆盖;潘口、柳林、城关、秦古、上庸5个乡镇实现整乡脱贫出列。
二、攻坚重点
(一)加快产业扶贫步伐
1.产业建设方面。坚持“四个结合”(即扩建新基地与管护老基地相结合、突出发展主导产业与扶持各类特色产业相结合、培育新主体与巩固壮大老主体相结合、建设新家园与配套新产业相结合),巩固提升茶叶、光伏、中药材、食用菌及其他传统种养业等扶贫主导产业。新建高标准茶园4.3万亩以上,对2017年新建茶园实行全面管护。新建道地中药材基地1万亩以上。分片区加强食用菌制棒能力,实现制袋能力达到2000万袋、生产能力1000万袋以上。
2.市场主体培育方面。培植家庭农场100家、专业大户100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50家以上(每村新增登记注册发展市场主体1家以上),确保全县带动能力强、成长性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量达到1000家以上,实现贫困村专业合作社全覆盖,贫困户入社率达到70%以上,确保3万余农户实现在产业链上增收脱贫。
3.就业扶贫方面。依托能人创业促进就业,引导和帮助群众进入工业园区就业,做好培训保障工作,鼓励群众安心在本地就业脱贫。探索推进“扶贫工厂”,解决特殊贫困对象生产增收难题。
4.电商扶贫方面。完成电商培训2000人次以上,培植电商企业,拓展电商领域。
5.光伏扶贫和集体经济方面。6月底前光伏电站全部并网发电。完善收益管理分配制度,解决“三无”贫困户无收入来源和“空壳村”集体经济问题,实现全县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达标。加大集体土地和经济林流转等资产收益扶贫,积极开展乡村旅游扶贫、金融扶贫,提高脱贫质效。
(二)全面完成易地搬迁任务
1.安置点和建房方面。坚守不超面积、不举债、搬新必须拆旧、安全质量有保障“四条底线”,确保建房搬迁任务6月底以前全部完成,完善集中安置点“水、电、路、网”等设施配套工程。加快拆旧复垦,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2.资金管理方面。坚持“物理隔离、封闭运行、专户管理”,严格项目招投标程序,严禁套取挪用易迁资金,强化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监管。
(三)攻克深度贫困堡垒
1.整村扶贫和片区开发方面。实施“七改三网”基础设施建设(即: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沟、改塘、改环境,建设电力、广电、通信网络),完善“8+4”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即: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卫生室、便民超市、农家书屋、文体活动场所、垃圾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公厕,建设小学、幼儿园、金融服务网点、公交站),把深度贫困乡村建成“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新增扶贫资金的60%集中投向深度贫困乡镇、村,主要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结余结转资金,主要用于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同步推进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所有扶贫项目在3月底以前开工。
2.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扎实推进抓党建促脱贫,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治理,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组织好村支“两委”换届,把村级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
(四)大力实施教育扶贫
1.幼儿教育方面。启动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新建及改扩建幼儿园12所,确保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
2.技能培训方面。加大职业教育力度,满足学生技能培训和就业需求。组织开展“春风行动”、“阳光工程”、教育资助、“雨露计划”。推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全县新增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1500人,技能培训贫困劳动力3000人以上,确保有就业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家庭至少有一人以上实现就业创业。
(五)加大健康扶贫力度
1.医疗保障方面。全面落实“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保险”四位一体健康扶贫,实现医疗保险全覆盖。建立精准扶贫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个人年度自负医疗费用控制在5000元以内。所有慢性病人实行签约服务。
2.医疗救助方面。严格实施先诊疗后付费,严格落实“一站式”结算,加强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与大病保险衔接,提高分类分段救助比例和年度最高救助限额,落实民政大病救助政策,确保健康扶贫政策惠及所有农村建档立卡贫困群众。
(六)强化政策兜底保障
1.低保兜底方面。做好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把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对特殊贫困人口实施综合保障性扶贫政策,逐步提高兜底保障水平,达到省定脱贫标准。
2.重点救助方面。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动态化、台账式管理,落实特困群体临时救助政策,做到应救尽救。完善灾害应急救助措施,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及时有效保障,防止因灾返贫。
3.特殊人群关爱方面。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重度残疾人、重度精神病患者、低保对象、五保对象等弱势群体,建立健全关爱体系。科学布局,因地制宜,建好 “托儿暨老年人照料中心”,解决幼儿就近托管、老人日间照料问题,降低贫困家庭支出成本。
4.残疾人保障方面。严格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大力实施“十百千万”残疾人创业就业扶持计划(即全省每年扶持10个省级残疾人创业品牌基地,给予资金支持;每年扶持400个农家小店主和集镇小老板创业,给予每人5000元一次性启动资金;培育1000名残疾人创业能手;新增1万个残疾人就业岗位)。
(七)全面提升信息质量
1.动态管理方面。坚持程序公正,严格按照精准识别、动态调整、精准退出程序,完善数据信息,提高数据质量,保持规模稳定,保证对象精准。
2.信息管理方面。加强信息员队伍管理,保持信息队伍稳定。加强县直各行业扶贫部门之间扶贫数据交换和有效对接运用,实现扶贫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确保“三率一度”达标。
(八)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1.督查方面。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扶贫督查体系,认真落实“6+N”脱贫攻坚专项督查(“6”是指每月必督查贫困人口识别准确率、产业扶贫、易地扶贫、金融扶贫、资产整合到位率、脱贫人口错退率六项必查内容,占考核总分值的60分;N是指确定5项重点工作,即驻村帮扶、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基本生活改善、社会保障等情况,根据各项工作进展,每月选取1项重点工作开展督查,该项重点工作占当月督查总分值的40分),确保“档内无假贫、卡外无真贫”。
2.监督方面。充分运用县人大“聚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县政协扶贫监督调研和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成果,认真开展扶贫领域专项巡察行动,及时通报督促各地整改落实。
3.考核方面。对年度扶贫工作综合考评C、D类的乡镇和综合考评后20名的县直部门取消当年以县委、县政府名义组织的评先表模资格,对C、D类的乡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参评靠后的县直部门负责人进行约谈。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增强战斗力。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坚持各级各部门“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做到目标实、举措实、作风实。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领头雁”表率作用,确保领导力量集中,攻坚举措有力,脱贫质量达标。
(二)落实攻坚主责,集中主力。一是领导力量。坚持示范引领,县“四大家”主要领导和县委县政府分管扶贫工作领导,开展分片包干巡村访户活动,每周集中走访1个村,每年对包片所有村完成一轮走访;其他县级领导按照联系乡镇和驻村,每月蹲村工作不少于10天,全年对联系乡镇所有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实现走访全覆盖,对特殊群体实行重点关注。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各按50%分片对本乡镇所有村、户走访一次。其他乡镇干部、乡镇直机关负责人,按乡镇分工对所驻(联系)村农户全员入户走访不少于4次。二是部门力量。县直各单位党政“一把手”(“一肩挑”的含值班领导),每周在村开展一次巡村访户活动,每年对本单位所联系贫困村所有农户入户走访不少于2次。机关包保干部对所包保贫困户每年入户走访4次以上。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片长、工作队长、第一书记、队员)除对自己包保户开展入户走访外,每年对驻村所有农户入户走访不少于10次。三是乡村力量。乡镇驻村干部要确保50%以上的工作日驻村工作,对所驻村扶贫工作负总责,对所有工作总把关。驻村工作队要严格履行帮扶责任,做到“全脱产”。四是帮扶力量。县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履行好行业扶贫主管责任。县、乡两级扶贫部门要认真履行好组织协调和督办落实责任。
(三)坚持规划引领,保持定力。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以“5+1”行动为抓手,推进“三年攻坚”计划和“五基”行动(即:发展基本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基层乡村治理),确保三年行动计划两年完成。各乡镇和县直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分类制定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各乡镇要建立到村到户扶贫项目台账,逐项实施,销号管理。按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做到目标、责任、资金、项目、措施、成效“六落实”。
(四)强化合力攻坚,投入精力。加大区域协作联系和对口帮扶力度,开展“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动员社会力量,多途径开展精准帮扶。
(五)加大投入力度,保证财力。一是资金统筹方面。坚持应统尽统,保障扶贫产业、公共服务、公共基础设施、易地搬迁等基本投入,确保统筹财政扶贫资金15亿元以上。扶贫项目资金坚持专户管理、专款专用、足额到位,做到全过程跟踪管理,全封闭专户运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透明度,严禁挤占、挪用、截留;完善扶贫资金使用绩效考核评价,提升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水平。二是金融扶贫方面。推广“政银企保农”五位一体扶贫小额信贷模式,确保完成扶贫小额信贷3亿元以上,贫困户扶贫信贷覆盖率达到50%以上。有效化解金融风险。三是产业奖补方面。完善奖补政策,从严控制奖补范围,加大对各类市场主体带动、扶贫产业带动贫困户共同增收脱贫的奖扶力度。
(六)改进帮扶方式,提高能力。扎实开展扶贫干部业务培训,提高扶贫干部政策水平、业务能力和农村工作本领。改进干部包保方式,所有包保不超过5户。坚持问题导向,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效化解信访矛盾,提高群众认可度。改变简单给钱给物帮扶方式,提高群众自主脱贫能力。加强网上扶贫,运用中国社会扶贫网推进公益扶贫,完成中国社会扶贫网爱心人士注册2万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网上注册4万人。
(七)开展精神脱贫,激发动力。坚持把扶贫与扶志、扶智、扶德相结合,救急解困和内生脱贫相结合,进一步深化十星级创建模式,扎实开展“十星创建.精神脱贫”行动,加快补齐贫困群体“精神短板”。建好“正面典型宣传示范”工程,大力宣传表扬“十星级精神脱贫示范户”、“精神脱贫示范村”和扶贫干部典型及贫困群众自主脱贫典型等,用身边的人讲身边的好干部,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身边的人,解决有榜样学、有经验用问题,激发更大内生动力。
(八)坚持阳光扶贫,彰显公信力。全面开展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坚持建管并重、规范管理,做到阳光扶贫、廉洁扶贫。县级扶贫项目和资金分配一律公示公开,乡、村两级扶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情况一律公示到村到组到户,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坚持巡察督查常态化、全覆盖,严查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违纪违规行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探索建立“提拔重用一批、表扬奖励一批、惩戒问责一批”工作机制,确保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经得起人民检验和历史检验。
中共竹山县委办公室 2018年3月8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