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7-20
中共竹山县委竹山县人民政府
关于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
(2021年3月8日)
为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县委十四届十三次全会工作安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一核两带三区”空间布局和“一体系三驱动”产业布局,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坚持把农村当景区建、当城市管,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县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
(二)任务目标。2021年,全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油种植面积稳定在90万亩、产量达到20万吨以上。农业产业效益全面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以上。
到202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农村生活设施便利化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一核两带三区”空间布局和“一体系三驱动”产业布局全面形成,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建设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两山”实践创新取得新成效,美丽竹山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农村改革深入推进,乡村发展活力充分激发,文明程度得到新提升,农村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高。
二、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脱贫攻坚5年过渡期内“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落实行业主管部门责任,有效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加强易迁安置点后续帮扶,持续推动产业发展、设施配套、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健全扶贫项目形成的资产管理和监督机制,确保持续发挥效益。(牵头单位:县扶贫办;责任单位:县扶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
(四)推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优化调整帮扶政策,逐步实现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平稳过渡。持续做大茶叶、食用菌、生猪、中药材等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家庭农场、扶贫作坊、农村电商等,深化拓展消费帮扶。根据产业发展和园区用工需求,加大职业技术培训力度,多途径帮助群众就业。争取国家和省、市帮扶单位加大帮扶力度,实施山川协作工程,凝聚推进乡村振兴强大合力。(牵头单位:县扶贫办、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扶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
(五)常态化抓好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开展分层分类帮扶。坚持开发式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引导发展产业就业。整合农村公益性岗位,帮助低收入人口稳定就业,完善农村公岗以岗聘任、在岗领补、有序退岗管理机制。对脱贫人口中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人口,按规定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织密兜牢农村低收入人口基本生活底线。(牵头单位:县扶贫办;责任单位:县扶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
三、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农业现代化
(六)稳定粮油生产面积。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稳定粮油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建设溢水至擂鼓高效粮油示范区,巩固油料大县成果。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完成省市下达的耕地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巩固“大棚房”整治成果,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巩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成果。广泛开展“光盘行动”,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文明办等单位,各乡镇)
(七)培植百亿农产品加工业。系统化推进茶叶、食用菌、生猪、中药材、竹产业等提质增效,支持农业经营主体集中管护基地,提升生产、加工全程机械化水平,着力建设一批高效产业基地,扶持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打造一批“拳头”产品,培育一批农业品牌。做强茶叶产业。落实幼龄茶园管护和低老茶园改造奖补政策,高标准管护幼龄茶园12万亩,改造低老茶园1万亩。加快茶园山地轨道运输机配套、机械化采摘推广、智能化筛选应用,积极推动茶叶资源多元利用。优化整合全县茶叶品牌,宣传推广竹山茶叶公共品牌。做优食用菌产业。发展食用菌2500万袋,强化制棒质量监管,大力培养本土实用型技术人员。加强食用菌收购市场监管。引进食用菌加工企业,实现加工转化增值。做大中药材产业。发展道地中药材基地0.5万亩,高标准管护老基地1万亩,实现产量3万吨。做特竹产业。以荒山、灌木林为主,新建基地2万亩、改造低产林4万亩,积极招商引资、支持本地能人创业,加快推动竹食品、竹制品开发应用。做好烟叶产业。完成烟叶种植面积2.5万亩。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加快东方希望生猪养殖加工项目建设,完善“1+5+N”(1个循环产业项目,带动饲料加工、有机肥生产、屠宰、冷链物流、熟食及肉制品加工5个产业,建设若干个养殖场)布局,引领带动全县生猪复产增养。积极发展牛羊养殖,培植一批示范基地。统筹抓好蔬菜、林果、蜂蜜、木本油料等产业发展。(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林业局、县烟办、县蔬菜产业发展中心、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县农机服务中心、县市场监管局等单位,各乡镇)
(八)强化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深入实施水利补短板强功能三年行动(2020—2022年),推进中部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县河重点河段治理、宝丰鲍家沟小流域治理、宝丰镇和擂鼓镇新一轮病险水库加固、麻家渡山洪沟治理等项目,增强水利设施防洪抗旱减灾能力。加强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管护监管。完成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引进推广适合山地农业、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农机装备。认真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助推农业科技发展。加强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完善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网络,提升气象水文灾害防范能力。加大良种应用推广力度,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水利和湖泊局、县科技和经信局、县教育局、县气象局、县农机服务中心、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等单位,各乡镇)
(九)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圣水、星梦、东方希望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引进外地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发展。支持种养大户、创业能人等兴办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经营实体,引导转型升级,培植规上农业企业。全县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5家、家庭农场50家以上。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创办行业协会,抱团发展。开展“千企帮千村”活动,发挥企业自身优势帮建重点村。制定应用茶叶、食用菌等生产标准,支持主导产业整合做大区域公共品牌。推动郧巴黄牛、郧阳大鸡品牌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新增“两品一标”认证产品3个。(牵头单位:县财政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科技和经信局、县行政审批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民政局、县供销社等单位,各乡镇)
(十)推进农旅商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特色民宿、休闲农庄、研学游等新业态,促进农村消费,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农产品加工园、九华山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推动太和梅花谷4A级景区、圣水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建设田峪路等环库路观景采风平台,巩固提升总兵安、枣园、龙井等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培植乡村精品旅游线路。力争全年接待游客4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亿元以上。加快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组织农产品流通企业、电商、批发市场和特色产业精准对接,推动农特产品网上网下销售。(牵头单位:县文化和旅游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县交通局、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科技和经信局等单位,各乡镇)
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农村现代化
(十一)全面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统筹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全面完成县乡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暂未编制规划的村庄,按照县乡国土空间规划中确定的用途管制和建设管理要求进行建设。编制村庄规划要保留和彰显乡村特色风貌,不搞大拆大建。按照规划有序开展各项建设,严肃查处违规乱建行为。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住建局、县文化和旅游局(旅游产业服务中心)等单位参与指导示范区(村)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农房风貌管控,持续推广庸派建房风格。保护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鼓励条件成熟的乡,依法规范有序推进乡改镇。(牵头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住建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民政局等单位,各乡镇)
(十二)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向户延伸。实施农村饮水提标升级,完善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长效机制。服务十堰中心城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推动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加快产业路、资源路、旅游路、联网路建设,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1个,实施农村公路危桥三年攻坚行动,启动集镇二通道建设和农村公路双车道建设,全面实施路长制,巩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成果。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90公里、低压线路51公里,巩固提升农村电力保障水平。完成2000台套生物质炉具推广应用。加强农村“村村响”“户户通”工程建设维护和全县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建设5G基站300个以上。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依托“互联网+”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牵头单位:县发改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交通局、县水利和湖泊局、县供电公司、县科技和经信局、县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相关乡镇)
(十三)推进“一核两带三区”协调发展。提升核心大城区综合服务能力。启动西关、城北片区综合开发,加快卓尔·竹山客厅、城区天然气利用、老旧小区改造、新长城影视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增强南山五福堂、国际绿松石城、上庸茶城、旺恒国际商贸城等产城综合体产业聚集和带动能力。提升“两带”建设水平。统筹推进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建设,致力把竹房城镇带建成绿色产业发展带、轻工产业聚集带、乡村振兴示范带。加快推动堵河生态文化旅游带10大重点旅游项目实施,致力建设南联神农架、北接武当山的生态文化旅游走廊。推动“三区”协同发展。实施“擦亮小城镇”建设三年行动,首批启动麻家渡、宝丰、擂鼓、上庸、官渡等乡镇,分批完成所有集镇提升任务,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持续推进“5+1”行动,实施生态型产业工程、经济型绿色工程、健康型卫生工程、持久型洁净工程、实用型亮化工程和科技型素质提升工程,加快建设美丽乡村。选取基础较好片区,坚持规划先行、评审竞争、论证审批,成熟一个实施一个,以乡镇为责任主体,把项目区当旅游区打造,建设城关镇刘家山至文峰塔休闲体验一日游示范区、城关镇东门湾至莲花山宜居宜业示范区、潘口乡悬鼓洲生态田园示范区、潘口乡柿湾宜居宜商示范区、溢水镇何家湾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区、麻家渡镇营盘河绿松石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宝丰镇龙井循环种养观光农业示范区、擂鼓镇西河有机农业示范区、秦古镇大堰至姚家河农旅玉融合发展示范区、得胜镇文峪河茶旅融合示范区等10个特色鲜明、产业引领、农旅融合示范区。支持潘口乡潘口河、竹坪乡陈家河、大庙乡大庙、楼台乡塔院、双台乡罗家、文峰乡轻土坪、深河乡双湾、上庸镇南坝、官渡镇桃园、柳林乡公祖等10个示范村建设。县发改、财政、农业农村、交通、住建、环保、水利、林业、文化旅游、自然资源、移民等项目优先向规划好的示范区和示范村倾斜。乡村振兴既要示范引领,更要全域谋划、统筹推进,实现点上突破、面上拓展、整体推进。(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水利和湖泊局、县林业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交通局、县住建局、县生态环境局、县移民服务中心、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县农机服务中心等单位,各乡镇)
(十四)全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促进乡村面貌显著改善。持续巩固农村“厕所革命”建设成果,到2025年普及卫生厕所。完善河湖长制工作机制,继续开展河湖“示范建设行动”、河库及小微水体“四乱”清理整治。建立健全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清扫保洁收运体系。开展垃圾分类示范村(社区)创建。健全乡镇生活污水治理体系。完成13个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统筹用好农村公岗,组织动员群众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探索建立农村人居环境设施管护、卫生保洁长效机制。(牵头单位:县住建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生态环境局、县水利和湖泊局、县卫健局等单位,各乡镇)
(十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两山”示范县项目,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途径,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县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严格执行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制度,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健全完善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常态化落实机制。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制度,加大对涉河建筑物的审批与管理。坚决落实长江“十年禁渔”,严厉打击非法捕杀交易食用野生动物行为。大力实施以果树、常青蔬菜为主的庭院绿化美化,建设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扎实做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国土综合整治、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全面落实“林长制”。统筹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生物有机肥使用,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化。加大农作物秸秆禁烧监管力度,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推广农业节水、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新技术。(牵头单位:县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县水利和湖泊局、县住建局、县市场监管局等单位,各乡镇)
(十六)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县乡村统筹,逐步实现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就业援助月”活动,有序组织劳务输出。发挥乡镇(村)文化站(室)功能,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落实教育投入“两个只增不减”政策,持续改善乡村办学条件。潘口、溢水等乡镇幼儿园和营盘河小学、溢水小学建成投入使用,实施县特校改扩建项目,完成南山外校中学部、行知学校二期和致远学校建设。深化农村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推动城乡教师交流轮岗。规范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持续提升疾控机构应对重大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提升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水平。实行医保总额预算管理。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正常调整机制,逐步提高特困供养人员服务水平。持续推进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困难残疾人、老年人及困境儿童的关爱服务。加快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落实殡葬改革各项措施。依法打击欠薪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牵头单位:县政府办;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教育局、县卫健局、县民政局、县残联、县妇联等单位,各乡镇)
(十七)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落实农村产权制度,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工作。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交易所得收益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开展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实践探索。根据乡村旅游发展实际,探索灵活多样的供地方式。加快农业综合执法信息化建设。统筹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农业水价、粮食流通、集体产权、农村信用社改革。深化农业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乡村营商环境。(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委改革办、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林业局、县水利和湖泊局、县人行、县行政审批局等单位,各乡镇)
五、全面加强社会治理,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十八)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完善县乡村社会治理平台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压实网格管理责任。启动实施“八五”普法,培育学法用法示范户。落实“一村一警(辅警)、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加强乡村法律援助,建设法治乡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落实常态化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持续开展“三查三保”“四大四包”专项行动,落实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扎实开展系列平安创建,完善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积极创建全国综治“长安杯”。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加大自然灾害、交通运输、农业生产、公共卫生、食品药品等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完善村规民约,发挥“十星”创评协会、红白理事会、卫生保洁协会等群众组织作用,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依法打击非法宗教活动。(牵头单位:县委政法委,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县检察院、县法院、县司法局、县信访局、县应急管理局、县交通局、县财政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民政局、县民宗局等单位,各乡镇)
(十九)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拓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加快创建文明村镇,与时俱进开展“十星”系列文明创建。提升县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管理水平,创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健全完善“1+8+N”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伍,深入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常态化开展文化下乡、“红色文艺轻骑兵”等文化惠民活动。加强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扎实推进“九倡导九禁止”工作,革除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委文明办、县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各乡镇)
六、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优先发展农业农村
(二十)加强组织领导。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运用脱贫攻坚工作中形成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县委定期研究乡村振兴工作,落实县级领导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示范区(村)、重点产业、重点龙头企业分别由一个县领导牵头主抓、一个专班推进,集中力量抓落实,定期召开调度会,实现乡村振兴点上突破、面上拓展、统筹推进。开展乡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轮训。发挥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各成员单位出台重要涉农政策要征求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意见并备案。加强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建设,配齐配强人员队伍,强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决策参谋、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促检查等职能。围绕“五大振兴”目标任务,成立专项工作组,各负其责,合力推动落实。(牵头单位:县委办;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编办、县委农办等单位)
(二十一)夯实基层组织。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有序开展乡镇、村集中换届,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推进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认真落实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制度。建设宝丰施洋烈士纪念馆党性教育基地,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推行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加强与基层纪检监察组织的沟通协作、有效衔接,坚决惩治侵害农民利益的腐败行为。(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县纪委监委机关、县委宣传部、县财政局、县民政局等单位,各乡镇)
(二十二)建强人才队伍。加强党对乡村人才工作的领导,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村后备干部、农村“双带”党员专题培训。深入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完善育才、聚才、引才、用才机制。发挥县职教集团培训主阵地作用,围绕构建“1115”产业体系,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加强涉农学科建设,大力培育农村本土实用人才。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完成实用技术人才培训8类1.8万人次以上。引导创业能人回归,在主导产业链上创业发展。(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人才服务中心、县教育局等单位,各乡镇)
(二十三)强化投入保障。全力争取重大项目,整合涉农项目,合力推动主导产业、示范区(村)建设。保持涉农政策总体稳定、分类优化调整。严格项目审批、实施、验收、监管程序。鼓励金融机构进一步下沉营业网点,推动金融机构落实普惠性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的要求。落实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推动持续提标、增品、扩面。发挥财政投入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三农”发展。培植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落实以财政投入为主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提高村干部报酬待遇和办公经费,保障村级公共服务、设施维护等必要支出。(牵头单位:县财政局,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发改局、县农业农村局、县金融办等单位,各乡镇)
(二十四)加强督导考核。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纳入县委县政府对各乡镇和县直单位年度目标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重要内容,加强考核结果运用,对考核排名靠后、履职不力的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各乡镇党委政府每年向县委县政府报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加强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工作的督查,及时发现、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各项措施落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减轻村级不合理负担纳入基层减负督查内容。加强乡村振兴宣传工作,营造全社会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牵头单位:县委办、县政府办,责任单位:县委农办,各乡镇)
中共竹山县委办公室2021年3月8日印发